黃新



[摘要] 目的 探討依帕司他聯合α硫辛酸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價值。方法 將2014年1月—2017年1月13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根據數字表法分對照組66和治療組70。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方法,包括降糖藥物、運動和控制飲食等,住院治療14 d,出院后繼續服用降糖藥物,控制飲食,適當運動,隨訪3個月。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依帕司他聯合α硫辛酸治療,其中,依帕司他服用50 mg/次,3次/d,出院后繼續服用,隨訪3個月。α硫辛酸300 mg+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次/d,治療14 d。比較兩組疾病改善率;肌電圖測定正常時間、肢體麻木消失時間、腱反射正常時間;干預前后患者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干預前后患者多倫多評分、疼痛評分。結果 治療組疾病改善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肌電圖測定正常時間、肢體麻木消失時間、腱反射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相近(P>0.05);干預后治療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快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多倫多評分、疼痛評分相近(P>0.05);干預后治療組多倫多評分、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依帕司他聯合α硫辛酸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價值高,可有效改善肢體麻木,促進腱反射復常,加速神經傳導速度,減輕患者痛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依帕司他;α硫辛酸;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b)-0179-02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病因素和機制復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研究認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主要和線粒體超氧化物產生相關。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以疼痛和感覺異常為主要表現,癥狀多不可逆,甚至可發展為壞疽和足部潰瘍,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該研究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136例患者分析了依帕司他聯合α硫辛酸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13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根據數字表法分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組66例:男38例,女28例。最大年齡83歲,最小年齡40歲。平均(56.86±2.42)歲。合并高血壓22例,合并冠心病6例,合并腦梗死16例。對照組70例,男40例,女30例;最大年齡82歲,最小年齡41歲。平均(56.14±2.77)歲。合并高血壓22例,合并冠心病7例,合并腦梗死17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方法,包括降糖藥物、運動和控制飲食等,住院治療14 d,出院后繼續服用降糖藥物,控制飲食,適當運動,隨訪3個月。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依帕司他聯合α硫辛酸治療,其中,依帕司他服用50 mg/次,3次/d,出院后繼續服用,隨訪3個月。α硫辛酸300 mg+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次/d,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疾病改善率;肌電圖測定正常時間、肢體麻木消失時間、腱反射正常時間;干預前后患者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干預前后患者多倫多評分、疼痛評分。基本控制:四肢麻木、疼痛和自覺癥狀消失,腱反射正常,神經傳導速度增加大于5 m/s;好轉:四肢麻木、疼痛和自覺癥狀減輕,腱反射有所恢復,神經傳導速度低于5 m/s;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疾病改善率為基本控制、好轉百分率之和[2]。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計數數據錄入比較并分別用(x±s)、[n(%)]表示,輸入數據后分別進行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疾病改善率相比較
治療組疾病改善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干預前后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相近(P>0.05);干預后治療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快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肌電圖測定正常時間、肢體麻木消失時間、腱反射正常時間相比較
治療組肌電圖測定正常時間、肢體麻木消失時間、腱反射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多倫多評分、疼痛評分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多倫多評分、疼痛評分相近(P>0.05);干預后治療組多倫多評分、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其發生和血糖過高損傷血管內皮功能引發神經損傷,導致周圍神經病變相關。另外,長期代謝紊亂作用下,隨著動脈管壁增厚和管腔狹窄、血栓形成,可影響微循環,加上過氧化反應可加重微循環障礙而導致周圍神經病變加重,患者可出現肢端麻木等癥狀[3-4]。
依帕司他為新型醛糖還原酶抑制劑,可抑制葡萄糖代謝,減輕多元醇代謝紊亂,減少山梨醇堆積,促進神經傳導改善[5-6]。α硫辛酸為多功能強氧化劑,可消除超氧基活性和氧自由基,有效發揮抗氧化作用,促進神經營養血管血流量增強,有效保護血管內皮功能,減輕氧化應激狀態,改善神經傳導功能[7-9]。
該研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方法,包括降糖藥物、運動和控制飲食等,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依帕司他聯合α硫辛酸治療,結果可見,治療組疾病改善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肌電圖測定正常時間、肢體麻木消失時間、腱反射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相近(P>0.05);干預后治療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快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多倫多評分、疼痛評分相近(P>0.05);干預后治療組多倫多評分、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endprint
綜上所述,依帕司他聯合α硫辛酸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價值高,可有效改善肢體麻木,促進腱反射復常,加速神經傳導速度,減輕患者痛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殿靜,谷巍,劉晴晴,等.依帕司他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7,28(23):3226-3229.
[2] 汪瑋琳,朱紅,王紹欣,等.依帕司他聯合α-硫辛酸治療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 66(19):4854-4856.
[3] 陳恩福.依帕司他、硫辛酸、前列地爾聯合治療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4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66(12):2871-2872.
[4] Fernando M,Crowther R,Lazzarini P,et al.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ipheral diabetic neuropath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findings from the gait cycle, muscle activity and dynamic barefoot plantar pressure[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3,28(8):831-845.
[5] 宋佳佳,李素梅.α-硫辛酸聯合依帕司他治療糖尿病痛性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9):798-802
[6] 段宇芬.依帕司他、硫辛酸、前列地爾聯合治療老年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4例[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5):695-698.
[7] 張金成,唐詩玲,王麗輝,等.α-硫辛酸聯合依帕司他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7,36(3):287-291.
[8] 李凡.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行依帕司他、前列地爾聯合硫辛酸治療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7):170.
[9] 高妍,李立彬,曹梅娜,等.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聯合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7):4254-42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