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風
摘? 要:本文論述了中英動物文化內涵的四種異同情況,并以漢英語言中的相應表達為例細致解釋了這四種情形。在此基礎上,本文探究如何對英漢動物名詞和習語就行翻譯,指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通過直譯法、替代法、釋義法和意譯法等翻譯策略進行翻譯。
關鍵詞:文化內涵;動物;翻譯技巧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5--01
由于地理環境、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響,長期身處同一種環境的人會對很多事物有趨同的看法和見解,并隨著時間流傳和加強,逐漸形成了一個群體對事物的共同的印象,這也賦予這些事物特定的文化內涵。中英兩國對也賦予動物文化內涵,本文通過一些動物詞匯和習語來探究內涵異同, 尋找合適的翻譯策略。
一、英漢動物名詞文化內涵
英漢動物名詞文化內涵主要有以下四種異同情況:(1)同一種動物在中西方具有相似的文化內涵。? 漢語中有“像狐貍一樣狡猾”“像蜜蜂一樣勤勞”“像綿羊一樣溫順”“膽小如鼠”“蛇蝎心腸”等表達,而英語中有“as wily as a fox” “as busy as a bee” “as meek as a sheep”“as timid as a mouse”“snake in the grass”等類似的表達,反映出中西方相似在動物內涵方面相似的地方。(2)同一種動物在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在中國的文化中,蝙蝠因為諧音“福”被視為吉祥之物,在很多裝飾品中,用五只蝙蝠表示中國人崇尚的“五福臨門”。而西方文化中,蝙蝠是黑暗邪惡的象征,在英文表達“as blind as a bat”? ?“crazy as a bat” 都可以看出貶義的色彩。龍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財富和權利。漢語中有“龍的傳人”“真龍天子”“望子成龍”等成語。而在西方文化中,? 撒旦被稱為“the great dragon”,是殘暴和丑惡的化身。(3)不同的動物在中西方具有相似的文化內涵。虎在中國文化中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征,關于虎的成語有很多,比如“虎虎生威”“龍騰虎躍”“如虎添翼”等,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獅子具有相似的文化內涵,英文中相應的有“as brave as a lion”“the lion heart”等表達。中國人認為牛是吃苦耐勞、默默奉獻、充滿力量的動物,而西方對馬有類似的看法,主要是因為中國農耕主要用牛犁地而西方的農場主要用馬作為勞作的牲畜。漢語“體壯如牛”和英語 “as strong as a horse”這些表達分別體現了中西方賦予這兩種動物相似的文化內涵。(4)中西方動物文化內涵對應空缺。因地理、歷史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了不同的與動物相關的習語, 它們在中西方的文化內涵截然不同甚至找不到對應的表達。
二、英漢動物名詞和習語的翻譯技巧
理解中西方賦予動物文化內涵的幾種不同情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翻譯動物相關的表達。在翻譯英漢動物名詞和習語的過程中,主要涉及的翻譯方法有直譯法、替代法、意譯法、和釋義法。(1)直譯法。如果中西方對于特定動物的文化內涵相似,我們可以采取直譯法,既保留原文的形象、結構和風格,使譯文更加忠實和生動,也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例如“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可以直接翻譯為“披著羊皮的狼”;“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直接順譯為“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2)替代法,即用譯語中表示同一內涵的形象進行替換。例如:Institutional and structural problems in Greece have become “a lion in the path” holding up development. 正如前文討論的那樣,英文中的“lion”與漢語中的“虎”表達相同的文化內涵,因此譯文用“虎”來對應“lion”,譯為: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已經成為希臘發展的“攔路虎”。再如,“talk horse”譯為 “吹牛”(3)釋義法,即解釋動物形象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例如:A black hen will lay a white egg. 如果我們僅僅按字面翻譯,讀者可能無所適從,因此有必要加一個解釋明示這個習語的含義。譯為“黑雞生白蛋,丑婦生俊兒。”(4)意譯法。例如: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如果直譯的話,會令中國讀者產生疑惑感到陌生,我們應該舍棄原文的動物形象,直接采取歸化的翻譯策略,將這句話翻譯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再如,When Mr. Brown planned to sell his house, his expensive furniture became white elephants. 英文的“white elephant”指昂貴而沒有價值的東西,這對于沒有語言文化知識的譯文讀者而言,較難理解,因此我們應該舍棄動物形象,直接給出解釋,譯為:布朗先生想要賣房子的時候,他昂貴的家具成了累贅。
動物詞匯習語的內涵差異體現了中英文化的差異,我們要在熟知中西文化中各種動物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合理的選擇和應用各種翻譯技巧,力求在傳達原文意思,減少讀者障礙和保留動物形象方面做好取舍和平衡。
參考文獻:
[1]龍元祥.英漢動物詞的文化內涵差異及其翻譯策略[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06(2).
[2]潘紅. 動物比喻的語用含義及翻譯[J]. 外語教學, 2000(4)
[3]歐憶, 賈德江. 英漢動物類習語比較及其翻譯[J]. 中國科技翻譯, 2001(11)
[4]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5李國南.英漢習慣性比喻中的喻體比較與翻譯[J]. 外國語,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