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霞
摘 要:物流產業是我國的朝陽產業,需要大量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企業、學校和其他社會力量多方配合下,通過現代學徒制的深入推廣,高職院校一定會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物流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物流管理;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
現代學徒制歸根到底是一個校企合作的問題,校企共贏是現代學徒制能夠有效運轉的基礎保障。從工學結合改革,到訂單聯合培養,再到現在的現代學徒制,我國職業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從未停歇。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當前我國還缺少一整套與現代學徒制相匹配的機制、規則、標準,大部分企業并沒有發揮好育人主體的作用,或者發揮得不夠,校熱企冷的現象也一直存在,而這正是教育部試點的目的所在。我國要通過現代學徒制的試點探索,建立一套符合當下我國國情特點、切實推進產教融合、拉近職業教育與勞動用工制度距離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是以培養物流基層管理人才和高技能物流操作人才為目標的。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必須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積極推行現代學徒制。物流管理專業涉及領域廣,崗位多,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基于此特點,物流管理專業實訓室建設投資大,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學校不可能具備物流領域的所有實訓條件,因此企業的參與必不可少,推行現代學徒制也勢在必行。
那么,目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推行現代學徒制主要存在哪些障礙呢?
第一、企業參與度不高。出現校熱企冷的現象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合理定位學校和企業的利益點。在學徒制實施過程中,大部分的企業認為學徒制給他們帶來的利益有限,卻要承擔學生管理、學生培訓、實習補貼等義務。所以企業參與學徒制的積極性不高。以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只有那些用人存在不穩定的情況下,如一些大型電商配送中心,在大促期間訂單大增,為了應對激增的業務量,才會與學校合作,提供大量的基層的、技能含量較低的崗位,讓學生進行頂崗實習。這種合作與現代學徒制要求的深度合作相去甚遠,只能算是淺層次的校企合作。
第二、學徒的生源質量不能充分滿足企業的需要。根據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高校生源是按批次進行錄取的,高職生源文化課成績總體較低,尤其是生源總量不斷減少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為了爭取生源,不斷降低錄取門檻,導致生源質量下降明顯,因此學徒的質量也很難保證。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物流行業朝著智慧物流的方向不斷邁進,物流行業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物流行業對人才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物流行業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希望學生是掌握必要的物流管理理論知識、物流高級設備操作技能、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而高職物流學生顯然在這樣的高要求下,競爭優勢并不明顯。
第三、學生職業技能水平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的要求。學生具備較高水平職業技能應該是職業院校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技能優勢并不明顯。物流行業從發展趨勢看是一個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投入大量的現代化設備,且這些設備價格比較昂貴。而高職院校由于經費有限,只能購買一些小型的、價格較低設備或模擬軟件進行技能訓練,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由于企業參與度不高,學生一般只能到層次較低的以體力付出為主的崗位(如揀貨員、打包員)進行頂崗實習,很難有機會到技能較復雜、企業管理較核心的崗位進行頂崗實習,所以學生較難具備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技能。
針對以上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徒制試點存在的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學校、行業協會等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才能保證現代學徒制達到預期目標。
第一、國家應給予參與學徒制的企業以政策、資金以及稅收等多方面的支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學徒制。對于在國家鼓勵發展行業的范圍內,并參與學徒制的企業,國家可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這樣既強化了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作用,也減輕企業培養學徒的經濟負擔,提高企業參與學徒制的積極性。
第二、遴選物流行業實力強、信譽好的大中型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質量。物流企業實力良莠不齊,因此國家必須對參與學徒制的企業設定一定的準入門檻。例如對物流企業來說,達到AAA級及以上標準的企業參與學徒制比較合適,因為這些企業的資產狀況、設施設備、管理水平、人員素質以及信息化水平均較高,學生和社會對這類企業的認可度較高,這樣的企業參與學徒制才能較好地保證學徒培養的質量,促使學徒制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
第三、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學徒標準,提高學徒生源質量。物流行業作為服務行業,技術發展快,工作節奏快,對學徒的責任感、抗壓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應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標準和選拔學徒,可先通過筆試和面試進行初選,初步確定學徒人選,再經過企業的短期頂崗實習,最終確定正式學徒。經過選拔和考核的學徒整體素質較高,企業認可度高,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聲譽。
第四、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雙主體育人的職業教育特色。學校方負責學徒理論知識的傳授,主要由學校確定相關理論課程、課程內容及授課方式,并結合主管部門的要求對學徒進行考核。企業方負責學徒職業技能的傳授及訓練,主要由企業根據不同的物流崗位確定學徒應掌握的職業崗位技能,再指派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技能指導教師。物流崗位根據崗位的技能含量、難度系數的不同也分不同的層次,如配送調度、智能物流設備控制、大型物流設備操作等崗位技術性強責任大,企業應針對不同的崗位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最后由學校結合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和企業共同對學生進行評定,給合格學徒頒發學徒合格證書。
參考文獻
[1] 儲殷.試行現代學徒制,準備好了嗎[N].中國青年報, 2015年07月07日02 版.
[2] 王國光,殷新紅.現代學徒制企業為何不“感冒[J].中國教育報,2014年5月12日第6版.
[3] 光明日報,2017年02月15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