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強強
摘 要:《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充分開發、利用地理課程資源,對于豐富地理課程內容、增強地理教學活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新課程基本理念要求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因而地理教學與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將各種地理課程資源開發并展現給學生,才能真正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和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地理;課程資源
地理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地理課程目標達成的所有條件和要素的綜合。總而言之,存在于學生生活、學校、社會以及自然界中的所有有助于地理課程教學的實施、有利于實現地理課程教學目標的教學資源都屬于地理課程資源。如何科學、合理地利用這些課程資源進而促進地理教學,已經成為地理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國家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首先,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展示多種地理教學圖件素材,例如地形圖、政區圖、河流分布圖、氣溫分布圖、降水量分布圖、人口分布圖等等。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又可以把地理知識“深入淺出”的呈現在學生眼前,降低了知識理解的難度,極大激發了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
其次,教學模型的利用。例如在學習有關經緯線知識的時候,不管是在黑板上手繪出經線和緯線,還是利用幻燈片展現出三維立體的經緯線畫面,都需要學生展開空間想象去聯想。但是通過地球儀來輔助講解這節課的內容,學生掌握和理解就會容易很多,地球儀能直觀地將經線和緯線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一目了然,更加簡單、容易吸收這節課的知識點。新課程改革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我們可以嘗試放手讓學生利用直觀模型的方式去探討知識。
再次,教學儀器的開發和利用,比如一體機、投影儀、幻燈片等等。另外,還包括一部分衛星圖片和航空圖片。通過這些儀器和教具的使用,可以直觀形象地將知識點呈現給學生,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地理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我國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時間差時,老師就可以用兩張照片:滿天星斗的帕米爾高原和旭日東升的烏蘇里江,通過直觀想象的畫面,學生掌握起來就容易很多。
最后,圖書資料也可以幫助學生擴展地理知識面,例如地理圖書、地圖冊、地理風景畫冊、教學軟件、幻燈片等,從而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二、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鄉土課程資源會相對來說比較豐富。既包括本地區的自然地理和自然資源,也包括人文地理(博物館、人文建筑等文化藝術遺產)。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地方性的課程資源,把這些鄉土資源充分融入地理課堂教學中去。例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參觀城市博物館、討賴河、氣象塔等等人文和自然地理景觀。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擴大了學生的眼界,與此同時,還增強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參觀回來之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篇隨感“嘉峪關,我美麗的家鄉”,這些文章里面可以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嘉峪關的自然地理位置、氣候特點以及自然資源、人口狀況、未來的發展趨勢等,并且還為嘉峪關的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更加提高了地理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實踐課程對于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采取多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三、學校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學校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也是提高地理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老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創建“地理興趣小組”,學生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開展多種氣象、天文、地質等豐富多彩的觀察和觀測活動。組織學生編輯策劃地理墻報和板報、地理櫥窗等。還可以有效利用校園廣播,播放地理常識,地理趣味問答和地理節目等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豐富和積累了自己的地理知識與閱歷。與此同時,老師應該積極帶領學生展開各種活動和比賽,例如,地理知識競賽,地理繪圖比賽等,鼓勵學生積極通過上網查詢和走進圖書館的形式,為舉行的這些活動準備素材和資料。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自己的動腦、動手、動口,全面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從而可以很好地運用地理知識,更好地為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服務。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新課程改革的全面要求以及初中地理的學科特點,從三個大的方面:國家課程資源、鄉土課程資源以及學校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簡單論述新課程下初中地理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建議和策略。
參考文獻:
[1]王瑤.地理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創新[J].現代教育科學,2010.
[2]李文勝.將生活中的地理課程資源引入課堂教學[J].教師,2010.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18]GHB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