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在新媒體環境下,中學生在應用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的誘惑,這對其心理健康發展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重點探討了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優化對策,以期更好推動學生群體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優化對策
新媒體環境是時代發展的結果,本身并不存在對錯問題,但在此大環境下,由于教育責任的缺失容易導致青少年群體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為了更好地推動學生主體的身心發展,這需要基于當前新媒體時代所衍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探討相應的優化對策,進而推動青少年群體的健康成長。
一、新媒體時代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環境日益廣泛,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數首破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便已達7.88億。對于青少年兒童而言,接觸到手機、個人PC、平板電腦等數字化設備的機會極多,使用頻率也極高。可以說新媒體已成為青少年兒童接觸外界信息,拓寬知識面的重要渠道。但在初中階段,學生還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完善和建立的重要成長階段,新媒體時代的多元性、兼容性和開放性都容易對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
首先新媒體時代具備信息傳播的無障礙性特征,初中學生還未建立成熟的人生價值觀念,對于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或不良甚至是不法思想,較難進行準確理性的思考和判斷,因此這容易導致學生在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方面存在偏移問題。其次新媒體時代營造了虛擬網絡空間,如果初中學生長期沉浸于虛擬世界而忽略了現實情感需要,這也會導致其心理健康發展存在問題,長此以往還容易對網絡世界產生依賴感。另外如果初中學生過于依賴新媒體設備和網絡資源,那么必然會忽略現實世界中的人生奮斗。這會導致學生在盲目攀比和追求享受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在當前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形勢之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重要的探討課題。結合當前新媒體時代背景推動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勢在必行。
二、推動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有效對策
(一)建設校園心理加油站,完善學生心理檔案
心理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教育實質上是指培養學生心理素質及防治心理疾病的教學工作。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極多,信息來源紛繁復雜。由于中學生還處于青春期成長階段,思想及思維模式并不成熟,目前由網絡環境所引發的中學生心理疾病較為普遍,因此學校作為主陣地需要承擔起更大的教育責任。首先學校可配備相應的心理教育專業人才補充師資力量,在學校打造心理咨詢室或心理加油站等平臺,為學生主體提供更為便捷化和人性化的心理咨詢和疏導服務。第二學校可為每一個學生構建自身的心理檔案,這需要學生的班主任、任課老師以及心理咨詢教師等多方人員共同合作,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喜好、特長、人際關系及近期情緒變化,讓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的學習和生活可以更加和諧愉悅。
(二)正確引導學生應用新媒體,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新媒體設備作為新興資源,為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需要注重其雙刃劍作用,如果管理或利用不當也容易造成不良影響,甚至還會成為違法犯罪的溫床。中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念不斷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如何正確引導學生應用新媒體,以更加理性自制的頭腦識別信息已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一方面需要引導中學生認識到新媒體的積極影響和負面作用,同時需引導學生加深網絡世界和現實生活之間辯證關系的理解。另外還需要引導學生掌握獲取信息的正確路徑和信息甄別的科學辦法,進而推動青少年學生正確認識新媒體,合理利用新資源,為自身心理健康的長效發展建立基礎。
(三)建立社會、學校、家庭協同教育機制
如今互聯網和新媒體的運用是極為普遍的社會化現象,非學校單位一方可以涵蓋。為了更好地推動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需要建立社會、學校、家庭三方的協同教育機制,真正打造良性的新媒體環境。首先,國家相關部門需就網絡新媒體的相關利用行為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同時加強對新媒體輿論傳播和網絡行為的管理,在外部環境中營造干凈的易于青少年成長的良好氛圍。其次,在學校教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適宜中學生學習的新媒體教育資源,真正發揮好網絡平臺的積極作用,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優質的網絡教育,建立積極健康的學習心態。另外在家庭環境中家長也需要與學校教師保持暢通的聯系和溝通,共同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心理健康發展。如果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難題和困難,學生能夠安心向家長或教師尋求幫助。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接班人。重視青少年心理教育,不僅是新課改的任務要求,同時更是教育責任的直接體現。在當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需要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三方聯力作用,共同承擔起教育重任。
參考文獻:
[1]祝春蘭,丁烜紅,盧會志,等.中國青少年手機過度使用及其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11):1618-1620.
[2]張英.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6(32):78-79.
基金項目:本文系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18年度《新媒體時代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2018]PLG51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