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強云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只關注學生正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忽視逆向思維能力培養,這樣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升不利。因此,在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先簡要闡述了逆向思維能力的基本概念,然后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逆向思維能力;培養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在一些數學問題的解決上,面對一些利用順向思維難以解決的數學問題,應用逆向思維常常會引起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實際教學中教師需強化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培養。
一、逆向思維能力概述
逆向思維能力主要指的是一種同傳統思維或群體思維方向相反的思維方式,該思維模式也常常被稱為求異思維。正常情況下,人們的思維模式往往屬于正向思維,這樣使得人們的思維模式常常受限制,使得人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常常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樣使得問題解決毫無創新性可言[1]。然而,如果我們采用逆向思維,常常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逆向思維還可激發學生探索的積極性,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策略
1.數學概念教學過程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為學生詳細講解數學概念,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的應用方法。數學知識概念的講解過程,教師需轉變傳統的概念講解方式,重視數學概念講解措施的探索及創新,關注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數學概念及數學應用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比如,在教學初中數學“相反數”這一數學概念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正反兩面來對概念進行詳細分解教學。具體而言,為學生講解“和為0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概念的時候,根據概念字面含義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思維,即讓學生探究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和為0是否正確。引導學生利用相反數概念思考教學問題,可引導學生從概念逆向角度獲得正確的答案,以逐步培育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2.在數學提問過程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常常只注重學生正向思維的培養,具體提問內容上常常是將課本上一些問題進行簡單的轉變,讓學生引用正向思維去理解與解決問題,這樣的提問方法其實并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關注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
比如在初中三角形的相關知識的時候,講解余角知識過程,教師可提問:如果∠A+∠B=90°,求解∠A與∠B之間的關系?學生就可以得出兩角互為余角。之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問:如果∠A與∠B互為余角,可以得出哪些結論?這樣的問題可有效培育學生的逆向思維,需要學生通過思考獲得盡可能多的推斷,通過學生思考可以得出兩角相加等于90°,且該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借助簡單的逆向提問方式就能夠很好地啟發學生的逆向思維,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三角形三角之間的關系,提高基礎教學質量。
3.在數學練習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的形成及鞏固不能離開相應知識點的練習。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學生日常學習中進行相應思維滲透及思維習慣的鞏固,通過習題訓練以強化學生自身的逆向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不同解題思路及解題技巧[3]。
比如在教學初中數學證明題及幾何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多利用反證法、分析法進行逆向解題。例如,教師可鼓勵學生應用反證法推導相關的定理,如在一個平面中,存在兩條不同直線均與第三條直線相互平行的關系,那么兩直線間也相互平行。即如果該平面兩條直線無相互平行關系,則兩直線相交,這樣在平面中過一個點就存在兩條直線與第三條直線平行。但是該公理同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同已知直線平行相矛盾。利用這一定理進行題目設計,教師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非常重要,借助逆向思維能力培養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結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數學公式的逆向使用能力,進而使學生學會運用正確思維及方法分析及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為學生數學綜合素養提供巨大幫助。
參考文獻:
[1]黃燁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23(11).
[2]臧延亮.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2014,16(5):5.
[3]張小泉.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J].名師在線,201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