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剛
摘 要: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積累材料、豐富見識的同時學會語文的基本能力,包括寫作、造句等,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有效率。老師在教學中可以不斷嘗試這樣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教學。內容針對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了讓語文教學變得更加具有實效性,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積極培養,進行合理有效的閱讀教學很有必要。想要在日常教學中實現有效的閱讀教學,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學會積累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去進行語言和語感的積累,這樣也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1.積累語言
語言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學生學習語文其實就是在學習語言的表達,以及在積累中學會如何去正確的運用語言。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可以要求學生對一些精彩的詞語和一些精彩的句子進行勾畫,然后再進行記憶和背誦,從而將別人精彩的描寫變成自己的,讓自己以后的寫作變得更加順利,一些華麗的詞語、精彩的句子可以信手拈來。在不斷的積累中,學生的欣賞水平也會提高,在感受大量精彩語言描寫的基礎上,學會了如何去發現和鑒賞精彩的語句,學會如何去發現一篇材料的重點,從而幫助自己以后的閱讀,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積累語言,讓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語言,學會更多的詞語和句子,學會如何去發現、去欣賞,這也是語文學習中需要掌握的,通過語言的掌握,可以讓以后的閱讀變得更加順利,也可以讓老師的教學變得更加順利,何樂而不為。
2.積累語感
語感,是語文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感覺。通過讀句子,不需要去思考,僅僅依靠閱讀的感覺就能判斷句子到底存在哪些錯誤,抑或是句子精彩的部分到底在哪?相比一些規律的掌握,語感更加直接和快速,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注重學生語感的培養,讓學生讀一些正確規范的句子,反復進行,在不知不覺間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以及通過閱讀來辨別句子和詞語的能力。我們想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閱讀教學應該有為的注重。在日常教學時,幫助學生進行語感的積累,可以讓學生的閱讀更加有效率,也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語文相關的能力,從而促進整個核心素養的提高,這才是我們老師進行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讀材料,而是學會讀材料,在閱讀中培養和發展其他的能力。
課堂教學時,語言和語感的積累是老師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尤為注意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高老師的教學,促進學生進步。
二、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學會有效閱讀
學生年紀比較小,經驗不足,在閱讀中難免遇到一些問題,從而導致閱讀的效率不高,所以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閱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從而幫助學生去進行閱讀,實現閱讀的意義。老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整個文章的意義,讓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以更加有效率。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以適當地進行勾畫,這樣不僅可以積累語句,還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文章的重點在哪,相比毫無勾畫的過程的閱讀,這樣的閱讀可以讓學生更專心地投入到整個文章中,從而對文章有自己的見解,這樣也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閱讀。
老師在學生進行閱讀時,發現學生的一些問題應該及時提出來,幫助學生進行改正和提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老師本來就是起一個指導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學時,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進行改正和提高,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鼓勵學生進行創作,利用寫作提高閱讀能力
在進行閱讀后,可以要求學生對一些精彩的句子進行模仿和創造,這樣也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在寫作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從而在以后的閱讀中會更加投入,主動去學習材料中比較精彩的部分,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還能促進閱讀能力的發展。老師對于學生的寫作,應該進行鼓勵,這樣才會讓學生更加有動力去學習,在不知不覺間得到提升和進步。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不斷地積累,才會在不知不覺間得到進步。老師不時地鼓勵,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鼓勵學生去進行創作,讓學生在提高自己寫作能力的同時,發展自己的閱讀能力,讓老師的閱讀教學有實際作用,從而促進整個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和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本來就比較復雜,除了基本知識的傳授還應該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老師可以借助一些手段和方法,在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其他能力,從而促進整個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這樣的教學才是老師應該追求的。
參考文獻:
[1]劉世輝,賀勇芬.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7(4).
[2]許敏玲.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教學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