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璐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革,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綜合的能力才能在社會上立足,這就要求學校教育對此作出相應的改變。每一門學科都必須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為學生其他能力的提升留出空余的時間。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就需要不斷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使自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幫助學生獲得最多的知識。從四個方面具體分析小學數學的優化教學策略,即創新導入、情境教學、因材施教、注重實踐等。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優化探究
眾所周知,人們比較系統地接觸數學一般都是從小學開始的。這一時期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其以后的數學學習能力。據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不斷引入創新元素,優化自己的教學手段,實現小學數學的高效教學。
一、創新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節數學課能否吸引小學生,課堂導入是關鍵。如果導入教學充分發揮了自己應有的作用的話,那么,教師接下來的數學教學也會相對容易一些。但現實往往總是不盡如人意的,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上,許多數學教師都會把這一環節省略掉,直接開始新課講解,因為他們認為這部分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只是浪費時間。即使有的小學數學教師開展了這部分的教學,他們大多數也都是采用復習導入的方式,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因此,為了能夠充分激發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這一部分教學的時候就需要做出適當的創新。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帶領小學生進行“垂線與平行線”這一課時的學習時,其中一個重要的學習目標就是幫助小學生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掌握他們之間的關系,根據這一教學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借助于計算機等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導入。在開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小學生展示一些表現生活場景的圖片,請學生找出他們所認為的線段和直線,比如馬路上的斑馬線、鐵路軌道的兩邊等。新穎的導入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小學師生發現數學中的樂趣,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因材施教,營造平等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即使年齡較小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喜歡,假如一個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那么他就會對學習擁有極大的積極性,但假如一個學生不受老師關注,甚至經常得到老師的批評的話,他很可能就會慢慢對學習失去興趣,導致成績的下降。通常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師面臨的是一整個班的幾十個學生,這幾十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可能都是一樣的,一定會有學習成績好的,也會有數學成績稍差的。那么,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對這些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關注,營造平等和諧的班級氛圍,進而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取得很好的數學成績。
三、注重實踐,增強學生的數學能力
任何一個科目的學習都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死板地掌握學科技能,因為我們所學的所有科目的知識都是前人從實際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最后也將要被我們運用到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當中,數學這一科目也不例外。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將自己所講的知識與現實相結合,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練習中逐漸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
總之,基于現階段的教學現狀,優化教學已漸漸成為一種趨勢,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從各個方面出發,不斷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優化創新,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劉紅,張愛潔.探究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策略[J].學周刊,2018(10):25-26.
[2]茍雅萍.小學數學課堂實施有效性教學的途徑與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