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添智
摘 要:中國古典舞是20世紀50年代,我國舞蹈界的前輩帶著構建民族特色舞蹈體系的愿想,依據戲曲、借鑒芭蕾而創建的。它代表了中國舞蹈風尚與審美趨勢,也涵蓋了華夏文化特質與精神內涵。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當代中學生有必要在課堂上接觸學習到中國古典舞這一充滿中華文化氣息的藝術門類,從而增強青少年的民族歸屬感與民族認同感,使其在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刻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本文將以中國傳統舞蹈文化的傳承、培養綜合性舞蹈人才作為古典舞教學的根本目的,強調中學生學習中國古典舞的必要性,認清中國古典舞教學的挑戰性。
關鍵詞:中學課堂;中國古典舞;課程
素質教育既是一個理論概念,又是一個實踐概念。舞蹈教育既補充了素質教育的理論內容又是對素質教育的理論實踐作出了充分的證明,舞蹈教育是培育中學生個性發展和挖掘學生藝術天賦的有效途徑,對于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體現。而中國古典舞這個飽含中華本土文化的舞種對中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世界觀有著無可厚非的作用。因此,提高中學生對中國古典舞的了解,掌握身韻的風格和特點,攝取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精髓,是學習中國古典舞一項重要目的和意義,從而使中學生能更加直觀具體的了解中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如何在中學舞蹈課堂教授中國古典舞,是舞蹈教育工程的一項重要研究和舉措。
一、中國古典舞的教學目的
中國古典舞作為一個獨立的舞種,在新中國成立后才形成了完整舞蹈體系。它具有舞蹈藝術特有的審美規律,以中國戲曲舞蹈為基礎,吸收中華傳統武術精華,兼以現代科學精神融入新的美學旨趣,逐步形成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時代特點和民族精神風范。現如今,中國古典舞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規范的教學體系。其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具備全面技術能力和高度民族審美表現力的演員以及中華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創造者。因此在解決中學生素質訓練、形體訓練、技術技巧訓練以及審美賞析能力等諸多問題過程中,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學內容是屬于人體運動自然科學的范疇,而此類功能性訓練對于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都是不可缺少的。
開拓精神是古典舞蹈文化傳承的有力保障;而開拓精神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新鮮血液去塑造。我們古典舞搞的雖是傳統,卻不是復古,也不是再現古代。而是以我們傳統文化、傳統精神,傳統神韻為靈魂,以歷史所具有的存在形式進行的再創新、再創造。然而“再創造”就是需要開拓精神,只有具備這種開拓精神我們的古典舞事業才能發展,才能屹立在世界舞蹈文化之中,才能完成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的使命。我們生活在當代的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中國人必須要了解中國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發揚時代精神,同時展現我們的開拓精神,這樣才能使古典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才能使中國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二、中學舞蹈課堂的教學現狀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和社會力不斷的攀升,家長的觀念不斷更新,不再歧視藝術以及從藝人員。人們對藝術的注重以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促使越來越多的藝術課程進入到各個中學的教學內容中。古典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藝術結晶,在我國舞蹈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古典舞的學習不是簡單的完成動作,需要舞者投入充分的感情,同時能夠將舞蹈中所表達的情感進行生動的表演,這對舞蹈者的綜合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當代中學生發展的特點與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
首先,由于教育的普及、信息資源的豐富和信息傳播的多渠道等原因,使得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具有豐富的刺激因素和時空條件,學生成為多種文化資源的占有者,享有者,特別是通過網絡,學生獲得的知識信息甚至比教師還多。學生所接觸到的都是,流行舞蹈,如爵士、拉丁、街舞等流行娛樂舞蹈。對于中國古典舞這種傳統的舞蹈認識卻很少,所以針對這種狀況,中國古典舞的教學可以開啟學生的藝術之窗。讓中學生感受另外一種藝術之美。
另外,隨著時代的急劇變化,由于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心理教育等原因,造成學生的心理困惑、矛盾沖突不斷增加。使中學生的心理問題逐漸加重,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①學習方面的困擾,包括學習壓力感大、考試焦慮、學習挫折、記憶力衰退、神經衰弱等;②人際關系方面的困擾,包括同學關系煩惱、交友困惑、體相煩惱、孤獨感等;③人生發展中的煩惱,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新生綜合癥、人生困惑感、自卑感、自殺傾向等。
諸如以上一系列中學的成長問題阻礙著中國古典舞在中學的教學,但這同時也給中國古典舞的教學指明了方向,給教師定下了一些教學標準,使得教學能夠更加合理、順利的開展。
三、中國古典舞教學的必要性
舞蹈能夠使學生具有獨特的審美視覺和美的藝術修養。當下中學生所接觸的事物大都是片面浮躁的,加重了他們的急躁之心,做事也是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拖延癥狀。
通過古典舞訓練,能夠幫助中學生提升內在的修養,使中學生不再只看浮華的外表,而是具有強悍的內心做支撐。中國古典舞是吸收了中國戲曲和武術的精華而形成的一套訓練體系,古典舞身韻的韻味有著中國人所特有的文化涵養和內在韻味。就如古典舞吸取了武術中的太極元素,使得古典舞身韻有著很多太極的身法韻味,讓人沉淀很多。中國古典舞中所具備的意境不單純是一種娛樂,它更是表現人的諸多復雜思想感情的意識形態的藝術。“現代著名美學家蘇珊-朗格說:“藝術家表現的決不是他自己的真實情感,而是整個人類的感情”。從高層次去理解這種藝術文化,得到的也就是一種高雅而并非是一種單純的娛樂行為,在這種以整體探索、整體品察、整體把握為背景,將哲理與情感融為一體的藝術熏陶下,畢定對正處于青春、躁動、好奇的中學生有了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情感的建立上。
舞蹈使得我們更加的熱愛著生活,更加仔細的觀察著生活點滴,通過舞蹈的學習,對于叛逆、好奇、憧憬的中學生來說恰恰使得他們能夠正確認識美、欣賞美、建立美的價值觀。同時在古典舞的訓練中也能使中學生的身體線條更修長更加延伸,促使中學生更加積極向上,更加有精神氣質,讓學生更有體驗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在學習古典舞的過程中學生從中學習到了如何去感受舞蹈每一個動作以及它所包含的獨特寓意,使得學生熱愛生活,感悟生活,這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另外,通過對于中國古典舞的學習可以使中學生更加了解中國古典文化,回顧民族歷史、感受民族精神、品味民族味道,從而增強其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因此中學生學習舞蹈是有必要,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事情,特別是學習中國古典舞。
四、結語
現代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不單單趨于傳統中只注重文化教育的教學目的,而是更加注重美學、思維、內在涵養為一體的綜合性培養目標。在古典舞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舞蹈的基礎知識和動作進行培養,更要培養他們的表演素養、精神素養、傳統文化素養。使得他們不再只專注于文化課堂,而是具有靈巧的身體素質、健康的精神氣以及演員化的表演素質。在新中國不斷發展的道路上,我們的教學模式也應當相應的提高,只有不斷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精神素養、藝術品味,才能夠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現代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華偉.關于中國古典舞教學中身法訓練的思考[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2,(1).
[2]楊永強.批評在高中學生教育管理中的運用探析[D]沈陽師范大學 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