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雯

摘 要: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探究式教學作為主流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次重大創新。本文從學生的個人能力、探究式內容、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等方面出發,分析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以期為廣大初中物理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思考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要明確與重視探究式教學的意義,以初中物理教材作為基礎,教師創建一個情境化的教學模式,通過觀察、分析和實驗的方式,得到一個確切的結論。但是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仍舊會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情況,例如,過于注重形式化卻忽視了學生的個人能力,只注重探究的結果不重視過程。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了解物理知識的重難點,掌握探究式教學的正確方式。
一、注重學生的個人能力
物理教師在設計方案的時候,題型、實驗和結論方面都是統一的,這就導致整個探究式教學過于單一,學生不知道如何學習,只能按照教師的思路行走。學生在教師規定的軌道上學習,探究活動沒有任何的創新性,其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掌握到探究式教學的本質含義。所以,教師在構建一種開放、自主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求知欲望。例如在探究“光的折射”實驗時,教師要讓學生以分組合作的方式,對實驗進行精心的設計與改進,重點是掌握光折射的特點。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相等,那折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這時候,學生就可以根據實驗器材,確定一條直線,然后用筆在紙上畫出實驗分析圖,如圖1所示。觀察入射、折射光線在法線兩邊時,折射的角是如何變化的。通過探究性實驗,學生可以自主探究完成教學目標,既培養了他們的個人能力,又增強了小組團結合作的能力。
二、正確的探究式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理論為主,然后通過反復的練習,讓學生提高對物理知識的認識,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但是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應該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探究式教學是素質教育的結果,在真正的物理教學實踐中,要落實好探究式教學,對于物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其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慮:探究內容的重難點、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符合、內容要具有可操作性。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與過程,逐漸讓自身的知識結構趨于系統化,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不是單純的停留在表面。具體且形象的知識更容易被理解,但是由于物理概念的抽象化,所以針對探究的形式,可以適當的進行分層研究。例如在探究“電壓電流與電阻之間的關系”時,首先是分別了解其中的基本含義,其次是掌握影響電流的主要因素,最后是定量的研究其中的主要關系,盡量降低探究的難度。從可操作性方面來看,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貼近,物理源于生活與也被用于生活,要能夠揭示自然現象。
三、處理好探究方式與教學模式之間的聯系
在使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時候,也要正確的處理該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方式的關系,要知道任何的教學方式,都有其優勢。實際上,初中物理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需要進行探究,只需要選擇合適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重要程度與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實踐的探索。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并不是主導者,不能將所有的教學環節都做完。當然,也不能讓學生盲目的探索,物理教師要及時認清自身的地位,作為一個引導者,主要是強調學生在其中的主體性。例如在探究“力可以改變物體形狀與運動狀態”的實驗時,教師不能讓學生盲目的操作,而是應該在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實踐練習。讓學生利用身邊存在的器材進行實驗操作,給橡皮一個向上的力,然后將橡皮向上拋,這就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態。用手將直尺彎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在理論的基礎上進行探究,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還能增強其創新能力,從兩個方面來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
四、將探究過程與探究結果相互結合
在探究式教學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在課堂上異常活躍,教師也引導學生探究處理問題的本質,但是得到結果仍舊與實際不相符合,這時候,教師可能會認為探究式教學是毫無意義的,隨之摒棄這種教學方式。這種想法是錯誤,物理探究,不能僅僅是關注結果,而忽視了過程。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應該認清探究式教學的本質,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讓學生去享受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思考,然后提出有意義的問題,這才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根本目的。探究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過程,通過物理探究性教學,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相互協作,以分工的形式完成實驗操作,以及數據的處理工作,讓學生積累到豐富的探究經驗,物理知識不再片面化。正確的探究結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之后的教學奠定基礎。
五、結束語
現如今探究式教學已經成為初中物理教學中主要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培養教師的個人素養,教師需要仔細探索,逐漸領悟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之間的區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在了解物理規律的時候,也能提高其創新能力,進而促進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項榮,李學清,張亞敏.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優化研究——探究式教學模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7):27-31.
[2]顧梅,孫承建.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電磁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3):143-144.
[3]薛剛.網絡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7):14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