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
摘要:“復合型人才”這一概念的提出給眾多中職院校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更為嚴格的標準。中職院校作為一種特殊的院校形式存在,其在人才培養方面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能力,需要中職院校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
關鍵詞:就業導向 中職英語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1-0188-02
隨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時代的到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外交流合作必將日益擴展,對外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必將不斷增加,這就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外語教育,要很好地承擔起為國家培養不同程度和不同標準的外語人才的責任。我國學校的外語教育尤其以開展英語教育為主,在英語教學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仍然存在各種問題,把一門用來進行溝通交際活動的語言教成了應試知識。尤其中職院校對于英語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面臨的問題也就更多,如何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是眾多中職院校急需考慮的問題。
一、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盡管對于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不乏學者的探討,大家的觀點也不盡相同,但是,對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來說,以下兩個關鍵性問題仍然有必要提出。
(一)學生群體的特殊性
相對于高職院校乃至大學層級的學生來說,中職院校的學生學習英語有其獨有的特點,最為明顯的就是學生普遍英語能力比較差,并且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明顯不足。同時自身的綜合素質相對較低,還有一些學生對學習持抵觸情緒,即使來到學校,坐到了課堂里,心也不能集中到課堂上,尤其不愿意學習英語,因為英語學習需要強迫記憶,因此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從積極的態度出發,嚴重影響了學習英語的效果。特別是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也給英語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二)專業教師的特殊性
從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師角度來說,一方面,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習慣的影響,使其在長期以來的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和教學方法,專業教育手段受限;另一方面,受學生素質影響,教師感到教學困難,付出的努力收效甚微,教學和教研的積極性受阻。忽視英語教學對學生未來就業發展方面的重要影響作用,持有中職學生還是以專長學習為主的偏見。因而,忽視自身職業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不僅自身的英語專業知識長期得不到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特別是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忽視同實際生活相結合,使教學活動與實際應用相脫離,難以進行有效的就業指導,嚴重地影響了學生職業化的發展。[1]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實現的路徑
(一)引入情景教學的模式
認識指導實踐,中職院校在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從轉變思想觀念入手,要澄清認識和提高認識,要充分認識到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以及對人才的切實需求,充分認識到國家對人才的需求。然后從轉變教學方式入手,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并在這一科學指導下完成教學任務。[2]就具體的實現過程來說,一方面,要從思想觀念層面進行突破,打破以往思維慣式和教學習慣的束縛,將英語知識同實際生活充分結合起來,尤其是教學最終的實現效果側重于學生的實際應用方面,加強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優化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給予學生學習與現實需要的感性認知,增添學習的興趣,加大對學生英語能力應用的訓練。
例如,在學習“How much is it?”這一部分內容時,老師可以通過創設具體的情景來開展教學,比如可以就課堂中的pencil、pen、knife、book等物品作為對話的內容進行提問,通過兩人一組相互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反復練習,在學生充分掌握了這一對話形式后,老師可以將預先準備好的教學圖片引入到課堂當中進行知識擴展,其中圖片的內容可以是學生之前未接觸到的,但是卻是生活中常常見到的物品等。通過這一形式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對知識起到擴展作用,或者是通過創設模擬購物的情景讓學生自主發揮想象,并自行組織對話,充分提高對這一環節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再者,當學習到“Tell me when the pain started?”這一內容時,同樣可以借助情景教學的方式,設定看病的情景,通過對話使學生對求醫問診的相關短語以及句子進行學習和應用。還可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一對一地進行學習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需求的對話。這些模擬真實情景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通過大量的口語練習這一過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二)轉變教學方法
在中職學校以往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中職教師對于英語課本過于依賴,一切的教學活動都以英語教材為唯一標準,從形式上來說,這一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在培養學生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知識學習上更加不利,難以實現活學活用的教學效果。若是教師過于照本宣科,學生會產生學習倦怠心理,極易思想溜號。所以,教學方式的轉變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用很關鍵,中職學生尤其需要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能夠采取靈活多變、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對此,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將游戲引入到課堂中來,使學生在學中玩,也在玩中學,真正實現教與學相統一的目的。[3]例如,在進行“How to get to the nearest bank?”這部分內容學習時,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開展教學。引導學生一人扮演路人、一人扮演商店店員、一人扮演出租車司機、一人扮演問路的人,除此以外,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需要多增設幾個角色,以此來豐富游戲的過程,進而復習更多的英語知識。在這一生動有趣的游戲當中,不僅滿足了學生愛玩的個性,同時也將英語知識進行了有效的灌輸,特別是在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方面,可謂是事半功倍。
(三)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教師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實施者,高質量的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師專業的素質基礎,尤其對于中職學校英語教師來說,面對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習慣都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絕不能僅僅以知識的講授為主向學生灌輸知識,更要以就業指導的取向來對待自己的教學活動,要積極了解、分析和研究社會對中職學生英語知識水平的要求,畢業出校的學生在這方面的適應情況,要能夠從中梳理出有益于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的可借鑒之處,也有必要將這方面的正反面典型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對就業后英語知識的用處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來勉勵自己認真學習英語知識。因此,中職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將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和專業素質放在第一位,切實為學校的發展建設最專業的教師隊伍,為學生的進步提供最優質的教師資源。[4]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對中職院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尤其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職院校的學生要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就必須朝著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化發展道路前進。特別是就英語這一專業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學科來說,中職院校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要求出發,不斷轉變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最終實現向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啟超.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初探[J].現代職業教育, 2016(12):58-59.
[2]王芬.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職教通訊, 2016(6):67-68.
[3]趙敏霞.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英語教師,2015, 15(23):103-104.
[4]孟清.探討“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J].校園英語, 2015(35):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