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壽
摘 要:作業練習,是教學流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
關鍵詞:練習;實踐;操作
作業練習,是教學流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作業應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活動,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復。作為新課標下的數學練習設計,應如何體現它的效度,突出現實性、發展性和活動性?我認為:
一、優化練習設計要把握好度。
(一)練習的設計要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有些老師在教學設計時忽略了對練習的重要性的認識,教師在批閱學生的作業時只知道哪些同學作對了,那些同學做錯了。向學生反饋作業情況僅僅局限于數量的統計,而練習過程的質量忽略了,即“不知道學生是怎樣做對的,為什么會做錯,錯誤的原因在哪?”忽略了在知識形成過程上下工夫。這種做法違背了新課程提出的教師在進行教學中要重視知識獲得過程的教學,讓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必須設計一些能暴露學生思維過程的練習,反映學生的思維動態,要設計一些讓學生通過信息處理、知識探究等過程的練習題,并結合生活實際,注重方法的運用,使課堂練習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練習的設計要兼顧學生知識間的差異,盡可能調動學生練習的興趣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自主練習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體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做練習的主人,做自己的“練習”。實踐證明并不是每一個學生對于相同的練習都能承受。因此,練習設計須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尊重差異,盡可能地設計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練習,供學生自主選擇訓練,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促進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得到主動發展。
(三)練習的設計要體現知識的開放性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課堂練習是使學生熟練地掌握知識,培養思維品質的具體措施,練習要刻意減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練習的開放性,以使學生的思路更廣闊、更靈活。開放性練習的設計一要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二要能具有讓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個性的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數學思想,獲得成功的體驗,其根本目的是要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服務,促進學生從模仿走向創新。
教學實例證明: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一個更廣闊、更開放的練習空間和時間,能使學生在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四)練習的設計要體現知識的整合與運用
練習設計要顧及整合性,課程標準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強調課程與課程之間的整合同構。數學本身與其它學科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因此,我們的數學練習也應考慮到整合性。加強數學練習設計的整合性,要從立體的、多維度的角度把握數學內容與各學科之間的關聯,注重知識的重組和綜合運用,真正使數學練習成為學生益智、長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動。
(五)練習的設計要注重實踐、走進生活,重視現代教育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數學教學如果脫離實際,那數學學習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更談不上學生有意義地學習數學和獲得有意義的數學知識的目的。為此,倡導數學練習設計的實踐性,在體驗中學習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盤活知識,通過實踐使之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這不失之為一種好的練習方法。
二、練習設計的操作
練習的設計要精心,突出重點、分清層次、整體考慮、方法得當。
(一)設計注重聯系、善于對比的練習
針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中很多易混易錯的概念、法則、性質、過程與方法難以理解掌握的情況,練習中進行知識間的比較,有利于數學技能的形成。如:(1)學習了混合運算后出示下面的對比練習易于學生掌握運算順序。
25×4÷25×4 (25×4)÷(25×4)
(二)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巧設開放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不同途徑去探究思考練習
(1)、一題多解。即一個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有利于思維的發散性。如:2÷4=____︰____ =()/()=____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48平方米,它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等等。
(三)設計貼近生活實際和有趣靈活的練習。讓學生開闊視野、激發求知欲,進一步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練習。把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物質準備讓學生完成,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技能。如:教學“平行四邊形”可以引導學生課前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模型。
實踐性練習。學習了“升和毫升”讓學生利用身邊的器物量一量,算一算,測一測。感性認識1升有多少,常用器物能盛多少升。學習了利息的知識后,讓學生向家長或銀行工作人員了解利息的相關知識。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
反饋性練習。對于學生練習中出現的錯誤進行辨證分析加以糾正。促進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如:學習了除法的簡便運算后,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560÷28=560÷7×4=20”(錯)。學生明白算理但在書寫時有筆誤。應為“560÷28=560÷7÷4=20”。
說的練習。要求學生面對要解決的問題說一說情景,說出數量關系,解題方法。使學生解題方向明確,思路清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新課標下數學練習的設計應是集生活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文字于一體,反映現代技術、現代文明和現代教育觀的數學教學活動的內容之一,關注的是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可以說,數學練習的設計也體現了一種文化。得當的科學方法,最優化的練習也是學生數學素質形成和自我發展的強大而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