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喬
摘 要:大學英語教學對技術性、邏輯性等要求極高,英語作為重要語言,對學生未來發展非常關鍵。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大學英語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思想,注重培養學生隱喻能力,通過隱喻能力認識到大學英語的重要性,同時了解英語深入內涵,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大學英語。學生隱喻能力鍛煉是大學英語教學重要研究課題。本文章主要針對隱喻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及其培養策略為中心,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介紹,目的在于提高學生隱喻能力,指導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知識。
關鍵詞:隱喻能力;大學英語;詞匯疊加;閱讀障礙
一、隱喻能力
所謂隱喻能力,著重從隱喻出發。語言文化的精髓被稱之為隱喻,漢語言博大精深,其中的隱喻水平極高,這也是漢語言備受外國語言學習者歡迎的重要原因。語言形成中需要應用各種修辭手法,這種潤飾后期被認可并推廣,這便是隱喻。隱喻理念在語言文化發展與創新基礎上,隱喻相關說法受到挑戰,將隱喻融入到認知語言學中。隱喻不僅具備語言裝飾作用,更是語言思維的表現。從認知語言學教學來講,所謂隱喻能力是掌握一門語言的同時理解語言內涵與具體應用,通過語言闡述可以概括具體意象[1]。掌握一門語言學科,不僅是簡單背誦單詞、語句,更需要學習其背后所隱含的文化內容。協調語言表面形式與內在形式,從而真正掌握語言。英語學習中,學生掌握英語詞匯、句型等內容,還要理解詞匯背后的文化含義,這要求大學英語教學中提升對隱喻能力培養的重視,通過教師指導、自我鍛煉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隱喻能力。
二、學生隱喻能力現狀
大學英語學習難度較大,大學英語作為高層次語言形式,需要學生具備更強的理解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能夠將學習到的英語正確應用到生活與工作中。大學英語隱喻能力應用是熟練掌握英語的主要標志。根據對當前大學生英語能力調查發現,學生學習與應用大學英語,并不會使用音域能力,尤其是對英語中隱喻性的主動性表達更是少之又少[2]。英語閱讀期間,學生雖然熟練掌握每一個英語詞匯,但是當英語詞匯組成一個語句或者文章卻不能正確理解,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學生過度依靠英語詞典,沒有理解英語詞匯隱喻含義,導致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面對英語寫作自我觀點的表達,并不能主動使用隱喻性語言,句式單一,表達不同,過于直白的英語寫作不能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即便在寫作中應用了隱喻性語言,基本都是根據漢語意思照搬照抄。從多個角度可以發現,當前大學生英語隱喻能力欠缺。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隱喻能力作用與培養策略
隱喻能力不僅體現在語言方面,更體現在學生的意識與思維能力上。音域能力屬于文化認知特殊性形式,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積極培養學生隱喻能力,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英語知識,構建英語隱喻理論體系。英語隱喻能力培養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關鍵手段[3]。但是語言學習受到自然環境、文化心理以及人文條件等的限制,所以在學習上會出現思維性差異,為語言學習帶來障礙,英語學習亦是如此。語言文化重要學習幫助,隱喻能力培養,清除英語學習中的障礙,提高英語學習質量。
(一)英語詞匯教學方面
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詞匯量的積累是學習好大學英語的關鍵。作為主要學習任務,英語詞匯學習為隱喻能力培養創造機會。學生隱喻能力提升,能夠正確理解概念隱喻理論,正確理解英語詞匯中一詞多義以及詞義變形等內容,并且可以從客觀調度闡述不同詞義關系。英語詞匯教學中,利用詞匯多樣性與隱喻能力的關系,引導學生客觀了解一詞多義,能夠熟練掌握一詞多義形成過程。隱喻能力作為單詞學習主要鑰匙,為學生打開英語單詞學習與記憶的通道。英語詞匯學習效率提升,學生面對英語詞匯問題能夠應對自如。
陳小曼等人認為,語言教學最終目標是引導學生科學的組織與使用詞匯。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必須在詞匯教學中提高對隱喻能力培養的重視,利用英語詞匯與隱喻能力認知機制關系,緊密聯系隱喻能力,達到良好的詞匯學習效果同時,能夠正確理解英語詞匯。Abide這一詞,本身含義為“遵守、容忍,忍受、等候”,還包含隱喻含義“持續,經受住,頂住,居住,逗留,”教師結合詞匯原型,延伸出其隱晦含義,幫助學生更全面的理解與認識。亦或是“laws”、“abolished”、“abolished”詞匯,詞匯造句期間,需要跨域映射干擾,認識到詞匯中隱藏的認知機制,打造合理詞義結構,確保句型正確“Bad customs and laws ought to be abolished.”隱喻能力培養中,詞匯之間隱藏的相似性加以理解,引導學生真正掌握詞匯內涵。
改變傳統詞匯認知方式,以隱喻性詞匯角度學習與應用英語詞匯,學生不僅詞匯學習效率提高,能夠利用詞匯疊加方式擴大詞匯掌握量,并且能夠準確應用。有意識的在詞匯教學中導入隱喻理論,無形中培養學生隱喻能力,為大學英語詞匯學習奠定基礎。
(二)英語閱讀教學方面
英語閱讀教學中隱喻能力培養,結合學生對詞匯的熟悉度,將隱喻能力培養融入到大學英語閱讀中,完善英語閱讀教學環節,樹立正確英語閱讀學習意識。改變傳統閱讀中單一語法詞句閱讀形式,減少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產生的枯燥乏味情緒,更好的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面對大學英語海量閱讀文章,引導學生以隱喻性思維理解文章,能夠更好的跨越閱讀障礙,同時培養學生的隱喻能力。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在學生學習意識上灌輸隱喻意識,介紹隱喻意識框架,利用隱喻性語言為學生提供學習素材,詳細分析其中的語言性,掌握隱喻識別方法。養成隱喻思維,進而進行英語學習。大學英語教學中注重英語素材的應用,選擇隱喻性較強的問題加以分析。
例如:A study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traced the professional activity of 5,000 men in Indonesia for seven years. 在一項歷時7年的研究中,國家經濟局追蹤記錄了印尼5000名男性的職業歷程。對這篇文章閱讀分析期間,內容本身就是隱喻。By the end, it found the taller participants saw a far greater increase in hourly earnings than the shorter ones.最終,這份研究發現和較矮的人相比,高個子的時薪增長速度要快得多。According to a graph mapping the data, a 170cm-tall man would likely earn 1,000 Indonesian Rupiah ($0.8) more than a 155cm-tall colleague.數據圖表顯示,170身高的人要比155身高的人(每小時)多掙1000印尼盾(約合0.8美元)。The researchers Duncan Thomas and Daniel LaFave, who teach at Duke University, controlled variable factors such as health and family background.兩名研究者--鄧肯·托馬斯和丹尼爾·拉斐--是杜克大學的授課老師,他們在這項實驗中考慮了健康因素和家庭背景等變量。根據許紅偉、孟繁旭等人對隱喻能力研究發現,隱喻能力指導學生更深刻的體會閱讀文章內涵,并且將學生帶入到文章中,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有思想、更深刻的梳理文章內容。依次為基礎推薦更多課外閱讀資料,豐富學生閱讀經驗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隱喻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期間,積極指導學生,提高學生隱喻能力。隱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熟練掌握英語單位,將其融入到閱讀文章中,并且從多角度對文章語句或者詞匯等加以分析,能夠動態化、全面性掌握文章,確保文章閱讀更加流利,英語知識掌握更深切。
(三)英語寫作教學方面
結合隱喻能力培養要求,在英語寫作教學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必須正確認識學生英語寫作學習的不足。傳統教學方法過多重視學生詞匯積累與語法拼寫等,只關注學生英語詞匯應用的準確性,但是對于詞匯多樣性內涵卻掌握不到位,導致學生在作文寫作上結構單調,內容不夠豐富,過多出現中式英語表達。隱喻思維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與分析英語知識,做到“一物多喻”、“一喻多物”,掌握其中的內在邏輯。寫作教學中隱喻能力培養,教師將閱讀中遇到的隱喻性知識加以統計,帶領學生仔細分析隱喻性知識,同時了解其中的隱喻性,將其應用到英語寫作中,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同時隱喻性表達期間,轉化英語詞匯,更多進行詞匯練習,進而培養學生造句謀篇的寫作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隱喻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與培養策略確定,其一培養學生隱喻性思維,其二指導學生多層次分析英語知識,其三培養學生具有更高的英語學習能力,其四推動大學英語教學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查建明,陳小曼.基于隱喻能力培養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芻議[J].安順學院學報,2017,19(06):64-68.
[2]張錄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基于隱喻能力的思辨能力培養研究[J].高教學刊,2018(20):152-153+156.
[3]許紅偉,孟繁旭,宋靜.隱喻能力培養目標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構建[J].天中學刊,2016,31(05):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