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士寬 孟文玉 姜曼
摘? ? 要: 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開展周恩來職業觀研究,是推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提高人才綜合職業素養的重要課題。筆者針對周恩來職業觀引領高職院校德育工作、技能教育、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思考論析,旨在提升周恩來職業觀在高職教育中的育人價值,推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中的職業觀教育。
關鍵詞: 周恩來? ? 職業觀? ? 高職教育? ? 育人價值
開國總理周恩來同志一生經歷了各種磨難,無論身處何種危險境地,無論面臨何種艱難困苦,一直以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為黨和人民鞠躬盡瘁、不懈奮斗。周恩來同志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努力學習、精益求精、不謀私利、勇于擔當等職業精神,對于培養高職院校大學生正確面對人生逆境和挫折的勇氣,增強職業擔當意識,提高職業素養水平,都有著積極的研究價值。
一、周恩來職業觀對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行動價值
職業觀指人們關于職業方面問題的基本看法,對個人的職業選擇與職業定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其職業生涯產生重要的影響。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取得了全面進步,經濟社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受到經濟利益格局的影響,在職業道德領域出現了一些失范現象,職業觀領域存有問題。每個人無論從事哪一個職業,都要敬重自己的職業和崗位,培育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處于迅速且尚未定型的階段,雖然對于時代的變化發展適應性較強,但由于自身知識基礎較窄、社會閱歷較淺等因素,一些學生易受到不良職業觀的影響。高職院校肩負著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職業觀方面的教育意義突出。為此,應把社會主義職業觀教育納入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內涵元素,教育學生將崇高的職業觀作為永恒的道德品質,腳踏實地投入學習和開展工作中。周恩來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時常在工作中任務艱辛,處境危險,但他們革命精神絲毫不減,永葆頑強奮斗、不屈不撓的革命意志與職業情懷,時刻呈現出崇高精神和革命風范。周恩來同志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始終謙虛、坦誠、厚樸及光明磊落、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等,讓人感受到一種完美的品格和優雅的風度[1]。
高職院校要強調人的教育,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將職業道德、職業觀等教育融入德語工作中。在這個多元、個性的時代背景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職業選擇、職業趨向,不論從事何種工作都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高職院校德育工作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秉承周恩來同志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頑強拼搏的不屈精神,以周恩來同志崇高風范為行動的楷模、學習的榜樣,弘揚周恩來同志職業精神,堅定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心和決心,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貢獻。周恩來同志職業觀呈現出博大精深、熠熠生輝的精神風范,既有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又有他本人的鮮明特色。弘揚周恩來職業觀中的積極進取精神、嚴于自律精神、勤奮刻苦精神及其高尚的人格特質等,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自身素質,而且可以彌補當前大學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周恩來同志強調人的均衡發展,他曾說:“每個人要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均衡發展。不均衡地發展,一定會有缺陷,不僅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對國家也不利?!盵2]為此,高職院校要研究周恩來職業觀融入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關鍵點,將學習周恩來職業觀和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探究偉人職業觀對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施路徑。
二、周恩來職業觀對高職院校技能教育的實踐價值
曾作為共和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者、管理者,周恩來同志十分重視我國的職業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就提出在新學制中關于工農速成教育和各級各類業余教育的規定,并指出“這兩種教育不是占次要的地位,而是與其他各種教育占同樣重要的地位”。他提出要大力發展技術教育,并提出要在工礦企業、農場、機關人員中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在職職工,以緩解各行各業急需技術人才的矛盾。1939年3月29日,周恩來同志為表侄王京題詞:“努力學習,精益求精?!边@八個字的獨特精神內涵對今天高職院校技能教育工作同樣具有指導價值,特別是與踐行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等工匠精神具有一致的內涵要求。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國迫切需要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高等職業教育,通過“努力學習,精益求精”成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這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提出要求,對高職院校專業技能教育工作提出要求。高職院校應注重將周恩來職業觀融入技能教育過程之中,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在技能教育工作中,必須加強勞動觀念和勞動實踐教育,讓廣大青少年正視勞動,不輕視勞動,樹立牢固的“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社會”觀念[3]。
周恩來同志在少年時期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最強音,青年時期遠涉重洋去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并在赴法國勤工儉學期間接觸職業技術領域。周恩來同志一生博學多才、躬行實踐、謙虛為本,求索不已,正如他在《我的修養原則》中所言,學習、生活中“要有創造和發現”。正是這種精神的鼓勵,周恩來同志一生不斷求索,在革命和建設中有許多創造性的理論與實踐[4]。周恩來同志不僅具有崇高的職業觀,富有學習實踐價值,而且思想內涵豐富,理論底蘊深厚,涵蓋終身教育思想、自我教育思想、科技教育思想等內容。周恩來同志早在革命戰爭年代就極為重視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建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對我國職業技術教育作了一系列的論述。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看,高職院校要培養學生精益求精、鍥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引導和教育學生通過長期的堅持學習和努力工作,以追求產品質量和技術為己任,堅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把職業內在價值放在主要位置。高職院校要將周恩來同志崇高風范、高尚品德和偉大精神作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寶貴資源,作為師生追逐幸福的不竭動力。通過傳承周恩來職業觀的精神內涵,培養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操,增強精湛的職業技能,逐步形成具有鮮明內涵與時代特征的大學生職業觀,引導大學生在服務經濟社會中不斷進步。
三、周恩來職業觀對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引領價值
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應堅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完成時代賦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職業觀新的內涵。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職業選擇,只有在正確的、積極職業觀的指導下,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尋求職業的樂趣,個人價值才能得到有效實現。我們要教育學生在自己將來的工作中,找到職業的樂趣和生命的價值。我們需要從不同側面和領域,教育學生認同所學專業、堅定學好本專業的信心和決心,使他們樹立起提高專業技能、培養職業意識、立志學好本領、報效國家的職業觀。提高對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的充分認識,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看待技術技能學習,做到自尊、自強、自信,認真學習,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贏得社會的尊重和認可。通過周恩來職業觀研究工作,高職院校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中,應通過深入開發周恩來文化研究課程資源,以周恩來職業觀為研究重點,持續打造彰顯學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紅色校園文化品牌[5]。引領學生從職業發展中發現價值和樂趣,形成正確積極的職業觀,從容、樂觀地從事自己的職業。不斷發揚周恩來職業觀中的文化精神,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養水平,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職業觀教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周恩來同志在參加和領導中國革命及國家建設的歷史生涯中,一貫堅持實事求是、唯實求真的精神。他經常說共產黨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一定要面對事實,而“不能空想,不能憑主觀”,“要從客觀存在出發”,而“不能從主觀想象出發”[6]。研究和實踐周恩來職業觀體現出新的時代價值,對高職院校師生職業理想、職業情操、職業意識方面的培育都具有很好的作用。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上,應深入開展周恩來職業觀學習研究和實踐教育活動,最重要的是傳承周恩來同志堅定的革命信仰和理念信念,牢記他忠誠于黨、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政治本色,學習他勤政務實、敢于擔當、精益求精的作風品質。高職院校應圍繞周恩來職業觀的精神特質,在校園文化育人領域進行改革實踐探討。特別是注重將周恩來職業觀內涵精神融入大學生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操教育,融入高職校園育人環境建設,融入大學生素質教育活動中,著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風、教風、學風。傳承弘揚一代偉人周恩來同志一生學習、生活、工作、做人、做事等方面的寶貴精神財富,塑造獨具特色的周恩來職業觀校園文化,使每位同學都以周恩來同志為楷模,以周恩來職業觀為標桿,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王軍福.周恩來德育思想探析[J].蘭臺世界,2013(5):110.
[2]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周恩來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29.
[3]周素霞.周恩來精神在培育當今大學生的時代作用[J].黑龍江史志,2014(11):372.
[4]馮政清,袁文偉.周恩來精神的時代價值及當代啟示[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15.
[5]胡曉娟.周恩來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
[6]劉良業.周恩來教育改革思想探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