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飛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現階段中國對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視,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現行中學英語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灌輸式教學,學生被動式學習為主,使得學生學習動機低下,而動機是學習成敗的關鍵,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因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效率成了當務之急。本篇文章通過對學生課堂觀察記錄,學習動機的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出一系列建議與措施來改善現狀。
關鍵詞:中學英語;學習動機;激發
一、學習動機
(一)學習動機的含義
所謂動機,是指激勵人們用行動去達到某一目的的因素。它產生于人們某種特定的內在需要,驅策著人們追求,滿足自己的需求。除此之外,外在誘因的存在也是產生動機一個重要的條件。
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致使個體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部活動機制,它貫穿于學習活動的始終,沒有學習動機就不會有學習活動的產生。
(二)英語學習動機分類
根據動機的動力來源,可將英語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是指學習著者對英語學習活動產生興趣所引發的動機。它是學習者產生的內在需要,是學習的動力,可能是好奇心,興趣愛好或者是為了提升自我,它是相對比較穩定和持久的動機。而外部動機是指由外在誘因所引發的動機,此時學生不是出于對學習活動的喜歡,而是為了學習后所帶來好的結果。如學好英語是為了獲得高分,得到老師父母的夸獎,獲得別人的認可等,這一動機存在時間的長短和作用大小均受外在推力的影響。
(三)動機的作用
動機能激發個體的某一興趣,并使之付出行動以實現其目的需求。動機作為引起某行動的一種的動力因素,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引發功能。在學習前,某些知識或技能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對它產生迫切的學習需要,使學生處于一種渴望學習的激動興奮狀態,并最終激發一定的學習行為。第二,定向功能。在產生興趣后就指引學生朝著一定的目標努力。第三,維持功能。在學習過程中,保證學習的持久性,不半途而廢。第四,調節功能。在學習方式,時間,節奏等方面學習動機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學習動機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它能促進英語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人們也普遍認為動機與學習成就成正比。那么,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如何的呢?
二、中學英語課堂觀察記錄
(一)課堂現狀分析
為了清楚的了解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我對某中學初二年級其中一個班級進行了課堂觀察,由聽課的方式來發現他們的學習動機在教學環節中的變化情況。通過課堂觀察我發現在導入環節中,大多數學生很有熱情,都跟著老師的思路,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在老師講解知識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在認真記筆記,而少數則只求聽不求會,個別就根本不聽了,他們的注意力開始分散。在老師安排任務環節,明顯出現一些學生聽不懂任務,但沒有問老師而是問了同學,有的是不懂也不問。在任務進行中,主要是口語能力較強的同學在發言,以他們為中心,個別同學未發言。針對這些現象,我又對部分學生進行了訪談,就其英語課堂上的表現他們給出的回答是:一,因為喜歡英語,對它充滿好奇;二,最終目的是想考出好成績,獲得認可;三,因為成績不好,聽不懂,或者是因為老師講課不好,課堂沒趣。
(二)結果分析
通過對課堂觀察和學生訪談,我們可以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僅受主體的興趣愛好,需要,自我成就等內部因素影響,還有外在條件的作用,如:課堂模式,教學方式,教師個人素質。而中學生自主性差,不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不愛學習,尤其是英語,有的甚至有排斥的現象。對此,我們需重視對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培養。
三、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一)課前吸引——趣味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合理的導入環節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熱情和欲望,使他們主動的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當中來。例如:1活動趣味導入。初中生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所以我們可以開展一個課前活動。如,老師放出各種各樣的聲音,讓學生注意聆聽然后用英語表達出他們所聽到的聲音,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最后進行評比。這樣既讓學生全神貫注也讓他們合作學習。2音樂趣味導入,激發學習動力。例如在進行western festivals相關教學時,可以用Christmas song 來引入,創造愉悅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更好的學習。
(二)課中參與——學生為中心
中學課堂上老師往往是采取灌輸、填鴨式教學,課程以教師教為中心,教師機械的講課而忽視學生的參與度,使課堂變得死氣沉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因此需要通過布置一些任務,開展競賽活動,設置更多的機會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例如:1師生角色交換,體驗不同感受。讓學生以他的方式為同學講授某一個知識點,讓師生雙方都體會一下彼此的感受,使以后的教學能更好的開展。2語境中教學。如在講解語法中的進行時的時候,有學生剛好注意力不集中在講話,那么老師就可以用中文說兩句話:有同學總是在課堂上悄悄講話。你們認為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隨意講話嗎?然后讓同學用剛剛講的進行時態翻譯。Some students are always murmuring during our class。Do you think we can speak casually during the class time?這樣學生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安靜下來,還了解了進行時的用法,事半功倍。3他人語言的說服。 在課堂上總是有少數人對自己缺乏信心,在課堂上不發言,不主動,老師應潛在的對該類學生進行言語鼓勵和肯定,如多說一些鼓勵詞匯very good,clever,you can do it,I trust you等,避免一些帶有偏見或消極性的言語:成績差的同學可以不做要求,女同學的學習能力比男同學強,這一知識點較難,你們理解不了,我們沒講過錯了也沒事等。我們必須要讓學生有自信,他才能在課堂上積極的表現出來。
(三)課后鞏固——小組合作
課后學生的主動性會明顯的降低,尤其是英語這門學科,本身作為一門外語缺乏語言環境,學生難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所以課后的鞏固是容易被學生忽視。這時教師可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組成小組,用手機拍攝周邊的事物,然后在第二次課上用所學英語知識對其進行描述,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參與了活動,在愉快的活動中鞏固了知識,最重要的是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根據課本內容要求學生合作完成一份mind-map,對他們所學的進行一個整合總結同時也檢測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結果。
四、總結
中學生的自控能力低注意力不易集中,對學習的熱情更是不高,特別是英語。要使課堂教學氣氛變得活躍,課堂效率提高,最好的方式就是課堂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而這就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也很多,在培養的時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動機的重要不僅僅在激發,這只是一個開始,對動機的維持也是需要我們重視的,而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容易忽視的,所以教師在動機的激發時也要重視它的維持。
參考文獻:
[1]胡春洞.外國教育心理學[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賈冠杰.中外英語教學心理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朱曲平.論英語教學中學習動機與興趣的培養[J]. 南通職業大學學報. 2001,(1).
[4]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
[5]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6]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國語教育出版社,2008.
[7]丁艷紅.論外語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