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東
【摘要】化學是社會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化學的學習內容根源于生產生活。文章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探究初中化學課堂導入生活化素材的價值意義,初步分析當前初中化學課堂導入生活化素材的探索實踐,并就如何促進生活化素材更充分更有效地融入初中化學課堂提出思考建議,供同行研究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生活化素材;探索實踐;發展策略
一、初中化學課堂導入生活化素材的背景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對促進人全面健康成長成才的要求,重點深化中小學等基礎教育領域改革,頒布了《新課程標準》,突出強調減輕學生負擔,發展素質教育,突出強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初中化學教學而言,為學生進行高質量的化學啟蒙教育,普及化學基礎知識,傳授化學學習方法,激發化學學習興趣,為升入高中年級學習夯實基礎,并幫助學生逐步解決未來工作生活中的某些具體問題,是每一位初中化學教師都希望達到的效果,但客觀上存在課堂教學過于模式化程式化,理論多于實踐,動腦多于動手,教學素材偏離實際生產生活等問題。一方面“成功”造就了一批高分考生,另一方面也凸顯出將生活化素材引入到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有利于學生更直觀深入地以化學視野認識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提高動手動腦能力,更有利于培育科學的學習態度和獨立的學習精神,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二、初中化學課堂導入生活化素材的探索實踐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初中化學教師積極踐行素質教育發展理念,重點結合《新課程標準》,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積極導入生活化素材,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一些初中化學課堂聯系實際,導入生活化素材,培育學生學習情趣
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涉及化學原理和化學知識。一些初中化學教師積極運用實際生活場景,通過導入生活化素材,設置教育情節,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比如,某教師在進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課堂教學時,積極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踐回憶日常燒開水時的情形,當水燒開不小心噴出來時,沸水噴到火焰上,火焰不但不滅,反而燃燒得更旺,進而讓學生感到好奇而引發思考。再比如,書本上說,冬天關閉門窗用炭火取暖,容易中毒,為什么呢?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踐積極討論,從而引發學生的重視和思考。
(二)一些初中化學課堂緊跟熱點,導入生活化素材,引導學生感知時尚
比如,四川的一些初中化學教師利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3年雅安蘆山地震的社會效應,積極與學生探討地質能源開發、環境保護等大家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從而運用化學知識分析現象,解釋原理,證明結論,引發思考。與此同時,北京的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社會熱點,向學生重點介紹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的構成及主要建筑材料,通過觀看建筑照片視頻、現場參觀等形式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從而引發學生主動關注、學習化學知識。
(三)一些初中化學課堂運用故事,導入生活化素材,引導學生產生共鳴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一些初中化學教師積極運用化學故事創設教學意境,并導入生活化素材。比如,某初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英國“歐羅巴”號失火事件,并拿來戰艦模型進行現場演示,教學結束時提出問題:究竟誰是縱火犯? 讓學生進行猜想、分析、討論,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愛好,而且通過與學生產生強烈的精神共鳴,對學生進行思維影響、方法教育和知識傳遞,進而促進學生把理論學習與現象解釋結合起來,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原理,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同時,一些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導入生活化素材的實踐表明,導入生活化素材可以更直觀地呈現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問題、難點,進一步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效果,進而更加熱愛化學學習。
(四)一些初中化學課堂模擬實驗,導入生活化素材,解決教學難點問題
比如,一些初中化學教師在分子和原子的相關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電子大屏幕為學生展示化學實驗,視頻播放高清攝像頭所拍攝下的水分子,進而呈現水分子的質量及個數。此時,教師再結合化學基礎知識進行合理的引導,并就其中的原理進行解釋,讓學生輕松得出分子的基本性質之一,即分子的體積、質量都很小。同時,一些初中化學教師善于導入生活化素材剖析化學反應機理。比如,利用動畫講解質量守恒定律,并通過原子彈、氫彈爆炸解釋定律定理,進而把教學難點問題進行簡單化、生動化演示,這樣學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徹了。
綜上所述,導入生活化素材已經成為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手段,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培育學生化學學習興趣,解決教學難點熱點問題,促進學生感知時尚前沿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但是導入生活化素材依然存在零星碎片化等問題,確保深入地進行理論研究和系統化設計,需要從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對導入生活化素材促進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方法路徑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力求使其發揮更大作用。
三、初中化學課堂導入生活化素材的發展策略
當前,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導入生活化素材的創新實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基礎,初步探索了一些方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要進一步深化實踐成效,必須精準把握初中化學課堂對生活化素材的基本需求,科學構建生活化素材導入初中化學課堂的發展模式,創新創造生活化素材融入初中化學課堂的融合路徑,形成初中化學課堂導入生活化素材的綜合性、可持續性的發展策略。
(一)充分融入生活化素材,形成化學學習的科學認知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們發現部分學生總是無法準確認識化學,理解化學,把握化學,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存在障礙,致使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果不明顯,教師頭疼,學生苦惱,家長心急。通過調查走訪, 我們發現一部分初中學生認為化學太難了,認為只有在化學實驗室里才能接觸到化學。這些認識存在偏差。廣大初中化學老師要從生產生活的角度來認識化學,解構化學,用化學的科學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使學生重新建立對化學的認識,認識到化學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化學課程學習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特別是多引導學生問為什么、怎么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求索。同時,借助名人名言和耳熟能詳的故事,讓學生深入系統地感知化學,避免對化學學科的誤解和偏見,以正確的觀念和方法引導學生立足生產生活實踐,對化學學科形成系統科學的認知。endprint
(二)充分融入生活化素材,提升化學學習的實驗效果
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教育教學的重點手段是通過實驗演示操作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但是,部分初中學生面對化學實驗,依然是不會操作,不敢操作,對實驗的效果結論多是死記硬背,而不是通過操作、觀察和總結得來的,這樣不僅很難記住重點、難點知識,而且也不能產生深刻的心理認同,不僅會影響化學學習的實驗效果,而且也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特別是實驗過程中,應當圍繞實驗目的,更多更充分地融入生活化素材,充分利用學生對未知情況的獵奇心理,讓學生更加真實而客觀地感受到生產生活中化學物質的魔力和化學現象的奧秘,激發學生探求化學原理、追求化學奧秘的動力,進而提升化學學習的效果。比如,引導學生鐵與空氣發生反應之后生成氧化鐵,在純氧氣中反應生成氧化亞鐵。
(三)充分融入生活化素材,提升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生活化素材不僅是生產生活中的實物實景,更可以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呈現生產生活中的實物實景。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更充分地融入生活化素材還體現在運用多種效果、采用多種手段來展示生活化素材,并把生活化素材的本質規律和基本原理充分反映到化學課堂教學中。比如,一些化學反應屬于微觀反應,用肉眼很難觀察或者某些結論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出,這就需要借助現代信息化手段和多媒體技術,采用動畫模擬技術將微觀反應直觀呈現,讓學生直觀了解化學學習的奧秘,進而提升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要注重充分融入生活化素材,讓學生發現化學學科的美,進而引導他們的成長。
四、結語
實踐得知,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加入生活化的化學現象和化學素材,更加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使學生更加牢固地記住這個知識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教師也可以和學生積極探索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使化學不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而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探索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一劑良藥。
【參考文獻】
[1]朱洪明.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體驗的嘗試[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19):82.
[2]熱孜完古麗·托合提.生活化教學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 ,2015(18):312.
[3]段永紅.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初探[J].學周刊,2016(03):136.
[4]袁少榮.收集生活素材 體現生態課堂——漫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J].小學教學研究,2014 (35) :20-21.
[5]吳華.讓課堂充盈生活氣息——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與探索[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 2009 (02) :149-1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