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濱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自主學習是目前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采取適宜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提升學生的成績。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自主學習是目前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由“學會”走向“會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學生成績的有效提升,是教師追求的目標,也是新課改的重要目標。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如下:
一、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可產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只有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了興趣,才能進行主動學習。教師應改變以往枯燥的教學方式,采取科學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結合教學目標,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一課,教師首先提出問題:“草船借箭”出自哪個四大名著?學生紛紛回答“三國演義”;教師又提出:“你知道中國四大名著都是什么嗎?并說出出自這個名著一個典故”。讓學生搶答,看哪個學生回答的又快又準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再次提出問題“你知道草船借箭中的人物都有誰?為什么要借箭?借箭的原因是什么?”,設置疑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本課時,積極主動投入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自主意識
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法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充分考慮學生理解能力及學習水平、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時,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如果你是導游,你怎樣給游客介紹桂林山水中的美景?”,并提出要求“請認真閱讀課文,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在介紹時做到圖文結合”。這樣就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不僅要通過閱讀整篇文章,熟悉以及掌握桂林山水的內容,同時還需要收集有關桂林山水中的圖片資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同時,更要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法指導上注重以下方面:
(一)指導閱讀。要求學生預習時,帶著一些問題去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而進行的閱讀;在課堂閱讀時以精讀為主;而對教材中的概念、結構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則要反復閱讀。
(二)指導觀察。告訴學生應該觀察什么,指導學生怎么觀察。集中精力觀察,力爭做到看準、看細,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時還要善于帶著問題,抓重點、抓本質,對于一些異?,F象也不放過。
(三)指導獨立思考。上課時盡可能使學生眼、腦、手并用;課后作業要督促學生獨立完成,克服依賴教師講的習慣;每次考試之后,進行試卷講評,可由學生自己先評。
(四)指導整理、歸納。在進行完一個單元,半個學期、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應該讓學生學會總結的方法,主要有畫知識結構圖、概括歸納、推到歸納等。
另外,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在課堂提問、作業布置等方面做到難易適中,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逐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開展課外拓展實踐,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還應加強課外拓展實踐,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傾聽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如辯論賽、詩朗誦、演講比賽等,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自己準備材料、練習,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到了五一勞動節,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詩朗誦比賽,要求全班學生參加,學生可以朗誦名人的詩,也可以創作,讓學生自主選擇,對于活動中評選出的優秀學生,給予獎勵。通過活動,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表達的能力,同時還拓展了學生的語文知識。
五、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正確引導,讓學生能夠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能從深層次思考問題。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敢于質疑,敢和教師、同學進行評論,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以此加強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效果,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課文《丑菊》時,有的同學提出疑問:“名可以丑,但實一定要美是什么意思?”一位同學回答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名字可以是丑的,但實際上要是美的?!绷⒖?,另一位同學站起來說道:“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或事物的名可以丑,但一定要真實,內在的東西一定要美”。經過討論,得出對這一句話的理解:“外表可以丑一些,但心靈一定要美。”這一課指的是:丑菊的名字可以丑,但它開出來的花是美麗的。這樣的教學,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采取有趣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