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曉慶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小學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關鍵的,小學數學的學習不僅決定著學生未來的數學知識高度,還將對他們自身思維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利用游戲來進行課堂教學,堅持做到利用游戲導入,創建輕松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習態度這幾大關鍵方面,不斷加強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其養成善于思考和動手的能力,促進今后的成長與學習。
關鍵詞:游戲化;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一、利用游戲導入
游戲導入的理念是數學知識有效獲得的一種顯著辦法。由于游戲導入的環節可以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一個相互交談的平臺,通過一定的時間為日后的應用做好準備。在小學階段,由于所學習的孩子年齡比較小,他們還認識不到問題最深層次的意思,但在熏陶中,已經把之后要學習的知識基礎印在孩子們的腦海中。
例如,通過折紙的游戲,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折疊后,之后留在正方形紙上的折痕顯示出許多幾何性質:平行、角度、軸對稱、中心對稱、全等、相似形、比例……同時折紙的過程也很有啟迪性:開始用一個正方形的紙張去折出一個立體。根據那些痕跡和留下的形狀,可以促使學生去探究圖形形成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圖形的變化,如一個正方體到平行四邊形或者其他圖形。
二、創建輕松氛圍
教師要用游戲在數學教學中為學生創建輕松的環境。處于小學的孩子的心理是對新事物好奇,更渴望突出,孩子們對于新的知識非常渴求,課本中的知識用一些彩色動畫去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但由于他們的年齡很小,這就會導致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過短,但是通過游戲引導孩子們去學習數學知識,可以更加方便地讓他們記住新知識,加強他們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相對于比較嚴苛的學習環境,輕松的學習環境更能讓孩子們融入學習中去。
例如,教師在進行“一億有多大”這一課知識的教學時,對于剛入學不久的孩子來說,一億這個數字是比較抽象的,了解起來比較難,因此,老師可以充分運用書上的圖畫引導,通過“去稱量”“去計數”“去排序”等實踐活動,讓孩子從各種角度去感受一億的大小,還能結合實際,用具體的物件來表示對一億有多大的感受,給孩子們創建一個輕松的氛圍和環境,讓學生始終被快樂的氣氛所熏陶、感染,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初步去了解一億的大小。
三、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要利用游戲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并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他們和大人相比來說,形象記憶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都是比較強的,并且孩子們善于去探究自己未知的知識點。所以,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充分地去運用他們的眼、耳、口、手、腦這五大器官,讓同學們能夠印象深刻地記憶學到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同學們先引入一個故事,在角王國里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角成員。某一天,角成員們在空地上玩耍做游戲,玩著玩著,其中的兩個角成員大吵了起來,它們都說自己比對方大。∠A說:“我的邊比較長,所以我的角度比你大。”∠B說:“邊長和角度有什么關系,我的開口大,所以應該是我的角度比你大。”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問孩子們:這兩個角度到底哪一個說得是對的呢?大家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呢?所以,同學們就需要去用眼觀察、用量角器測量,以此來得出角的性質。
四、培養學習態度
教師要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正確學習態度。在游戲引入的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同學們養成探索和創造不同思維方式的習慣,還能夠讓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會使同學們受益終生。學習過程中導入游戲能夠有效地集中同學們的注意力,將其注意力和思維轉移到課堂上來,那么老師在講解新知識的過程中,就可以合理地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在游戲中指導同學們獨自去探究問題,自主找到解答問題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公頃和平方千米”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同學們一些常見物品,讓同學們去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比如說課桌的面積大約是24多少,1寸照片的面積大約是6多少,一間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多少,國家體育場“鳥巢”的占地面積大約是20多少,然后同學們觀看照片,接著去想象一下面積的大小,最后小組討論應填什么面積單位。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們學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而且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件做一些有錯誤的條形統計圖,讓同學們以玩游戲的形式去找不同,就比如說縱軸表示的刻度不合適,因此會導致條形統計圖不明顯,不能夠明確地計數,還有就是兩個計數條形緊挨在一起,中間沒有間隔,或者間隔不相等這樣的各種情況,讓同學們以找不同的游戲心態去學習到條形統計圖需要注意的問題,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讓同學們擺正學習心態的正確辦法。
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利用游戲化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白雙.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的內涵與價值[J].小學數學教育,2015(9).
[2]劉康佳.小學數學游戲化教育的實施方式[J].數學教育,2014(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