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分析,對于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先對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予以分析,之后對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予以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做好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變得至關重要。語文作為我國文化內容的知識性代表,想要在其教學環節中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就必須要做好對文化氛圍的構建。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文化歷史當中的精粹,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在實現課堂文化氛圍構建的基礎上,促進全面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傳統文化予以應用,能夠實現構建良好教學環境,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為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帶來支持。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文化歷史所傳承下來的經典內容,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在豐富學生課堂學習體驗的同時,讓學生對傳統文化內容有所了解,幫助學生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很多適合于小學生學習的傳統文化內容都是以故事形式予以表達,這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具有契合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傳統文化的教育,會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符合他們實際水平的知識內容,這能夠讓小學語文課堂既完成了對學生的知識教育目標,又實現了人文素質培養目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行為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傳統文化故事在課堂導入階段的應用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將傳統文化以故事的方式融入課堂導入階段,能夠在實現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基礎上,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這對于實現小學語文教育目標具有重要價值。從小學生的心智發育水平來看,他們喜歡具有豐富情節的特點的故事,而許多傳統文化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傳承下來,教師通過教學導入階段對傳統文化故事的展現,能夠達到激發學生興趣、實現傳統文化熏陶以及進行養成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進行《女媧補天》一課的教學中,因為其本身就是傳統文化模式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導入階段為學生講述傳統文化故事“女媧補天”或者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播放相應的故事動畫,由此來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并讓他們通過聽故事、看動畫,來了解女媧補天,從而增強學生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并對進一步探究課文內容產生良好的動力支持。
2.傳統文化理念在課堂教學階段的滲透
在課堂教學階段中,教師想要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育,幫助他們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能夠在語文素養方面有所提高,就必須要將傳統文化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因為語文知識就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在語文課堂上融入傳統文化理念,能夠讓學生更全面、系統地了解語文知識,從而為他們的語文素養構建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傳統文化內容的多樣性表達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稱象》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先向學生提出“如何給大象稱體重?”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表現選擇適當的機會切入課文內容,讓學生帶著疑問去看一看古時候曹沖小朋友是如何稱象的。在此次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提問激發學生思考動力,然后通過引入傳統文化內容讓學生進行學習,這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古人的聰明才智,讓學生對古人產生敬佩之情,并能夠將這種敬佩之情遷移到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從而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動力,為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目標實現帶來支持。
3.傳統文化內容在課后訓練階段的應用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后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其對于鞏固學生的課堂知識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育能力有限,再加上他們缺少自控力,使得以自主為前提的課后訓練難以實現。基于對這種情況的認知與分析,教師可以通過將傳統文化內容融入課后訓練中,來實現對學生課后訓練主動性的改善,為他們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打下基礎。例如在完成《負荊請罪》的教學后,教師就為學生布置了一個實踐性課后訓練任務,讓他們回家將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并向父母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讓學生能夠將課文中所學習到的傳統文化內容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并養成勇于面對錯誤、不撒謊的好習慣,為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培養帶來支持。
綜上所述,做好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能夠為實現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目標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和喜歡傳統文化內容,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其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形式的構建,讓學生能夠將傳統文化與語文知識融為一體,從而在課堂學習中愿意主動去進行傳統文化的學習,從而在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同時,為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構建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月香.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路徑探析[J].語文建設,2018(5):74-76.
[2]任宏寬.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8(6):43-4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