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芙蓉
摘 要: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講,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的科目,由于思維發展不成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認知常常出現不到位的情況。因此,如何采用學生較為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成為一線教師探究的重要課題。情境教學以直觀、形象著稱,通過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相應情境的感染下融入教學,能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情境;有效應用
小學數學中包含著豐富的數學符號,多變的數學公式及較為復雜的數學運算,低年級數學學習效率是學生解開數學“神秘面紗”的關鍵一步,直接決定著學生今后數學學習能力。情境教學法的形式多樣,作為數學教學的有效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備受一線教師青睞。本文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從創設多媒體情境、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和實踐情境,有效提高學生教學有效性。
一、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首先要對該門課程感興趣,才有內在動力主動去探究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現代多媒體以直觀的形式將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新奇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高效率完成學習任務。
比如,在教學《動物聚會》一課時,我通過多媒體制作了PPT課件,創設了小動物聚會的童話情境,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產生探究興趣:(多媒體展示動態情境)大森林里住著好多可愛的小動物,這一天,兔子奇奇組織了一場盛大的聚會。前來參加的小動物可多啦,這節課,老師想帶同學們到“聚會現場”感受下,順便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你們愿意參加嗎?這樣,以動態的童話情境激發學生探究乘法實際應用的興趣。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降低學生理解難度
“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這一思想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在素質教育視角下,數學教師要注重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組織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中學習和體驗數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解決相結合,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比如,在教學《分蘋果》一課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日常入手,創設生活化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在具象情境中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揭示主題:張萌萌家里來客人啦,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招待客人,讓萌萌把蘋果分一分。我們一起來幫萌萌分一分可好?我們先看看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聯系實際生活小組討論下,怎么把蘋果公平地分給客人。這樣,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一步步導入課程,有效降低了學生理解難度。
三、創設問題式教學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探究
有效的問題情境創設能夠建立起輕松和諧的數學課堂氛圍,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層層預設問題的指引下,有效喚醒學生數學知識與數學認知經驗,啟發學生聯想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對問題的參與及思考,自覺構建起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
比如,在教學《小小圖書館》一課時,導入新課后,我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你們知道‘小小圖書館的藏書情況嗎?(多媒體展示統計表)從表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據表中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呢?老師先說一說,故事書比連環畫多多少本?你能列出算式嗎?你能試著通過估算得出算式的大概范圍嗎?這樣,在問題引導中讓學生能提出新的問題并能解決。
四、創設實踐式教學情境,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需要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才能更加有效體現效果。傳統的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常常忽略了與實踐結合,忽視了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理念倡導下,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課堂實踐的機會與平臺,在創設實踐情境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獲取數學知識。
比如,在教學《圖形的變化》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實踐情境讓學生動作做一做、剪一剪,以活動為載體,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觀察圖形形成的過程,體會部分圖形和完整圖形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與數學美,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邊思考邊操作的良好學習品質。再如,在學習《調查與記錄》一課時,在《評選吉祥物》一課中教會學生使用簡單的數據收集與整理和調查的基本方法后,我讓學生分組合作開展調查活動,可以是調查班級同學愛吃的水果,也可以是調查班級學生愛看的課外讀物等。在實踐調查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積極探索將情境教學法有效應用于數學課堂的情境,以使數學課堂重煥生機與活力,在激發學生探究興趣、降低知識理解難度、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提升數學綜合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實現課堂教學效果優化和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的運用[J].中國培訓,2015(8):164.
[2]鄭端麗.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142-14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