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美佳
摘 要:柏拉圖曾經對思維有過一個高度評價,他說:“思維是靈魂的自我談話。”思維是一個人的靈魂,是人類得以存活和發展的基礎,一個沒有思維的人,是無法正常地在人類社會中生存下去的。數學思維則是數學教學中的靈魂內容。讓學生能夠運用數學思維看待問題,是數學教學的最主要目的。對青春意識剛剛萌發的初中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啟發和培養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師施教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傳授數學知識點,還要在系統的、有計劃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思維培養作出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思維;學習興趣
數學思維是指以數學的方式進行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形式。數學思維包括:邏輯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想象能力、動手能力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維培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讓學生獲得智商的提升,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可以讓學生將日常生活與數學關聯起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高效地將之解決,也可以促進學生其他能力的發展。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培養面臨的困境
(一)教學態度不正確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初中數學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填鴨式”的教育,看重的只是試卷上的分數,認為學生只要會做題就可以了,其他的一點都不重要,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考試只是用來測試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工具,并不能說明什么,只有學生真正掌握了數學的精髓,學會用數學思維去看待問題,才是初中數學教師需要作為教學目標的準則。
(二)教學方法不正確
當今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很多都比較傳統、陳舊且不系統、不科學,甚至有的教師在上課時,只是拿著教科書復述上面的內容,并不對教學內容做任何拓展,也不帶領學生進行思考,這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教學方法,這將會直接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喪失興趣,從而使其學習效率越來越低下。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培養探究
(一)端正學習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態度就像是門梁的頭,而學習效果就像是門梁的尾,如果頭不正,那尾必定是歪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也需要端正學生的態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思維的有用性和必要性。例如,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可以舉幾個現實生活中關于數學的運用實例嗎?”以提問的方式,將課堂氣氛調動起來,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運轉。學生這時候便開始七嘴八舌地回答問題:“超市買賣東西”“股價”“匯率”“家庭賬本”……
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問題后,著重對數學思維在生活中的必要性進行強調。在課后,可以讓學生以“我對數學課程和數學思維的看法”為主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通過文章內容,教師便可以了解學生對數學課和數學思維的看法,而學生也可以通過這項作業正視自己學習數學的態度。
(二)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之母。通過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使學生對數學課程感興趣,由此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專注力會比面對其他事物要高出兩倍,且其思維運轉也會相對較快。這一教學法需要教師花費很多的精力去創造一個友好、活躍的教學環境,并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鍛煉。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心靈捕手》這部電影,這是一部關于數學天才的電影,其中很多數學元素都被導演拍得非常鮮活、有趣,通過觀影,學生會明白,數學是一門多么偉大的學科,它的運用不只在學習和生活中,大到探究宇宙,數學的作用都非常大。通過觀看影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當下新興的一種教學方式。
(三)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來進行互相學習、進步的行為。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師生之間如果關系和睦,將有利于教學的進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再是領導者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融入課堂,融入學生的世界。在學生陷入低潮時,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并給予鼓勵和幫助;在學生表現不錯時,教師應該及時地給予贊賞。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思維培養,需要引起教師的極度重視。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基礎階段,教師只有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啟發性的教育,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才能夠使數學思維根植于學生內心,為其更高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梅玲.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5(28).
[2]賴史忠.談如何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智力擺在重要位置[J].中國校外教育,2012(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