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色以坡
摘 要:現代化的教育體系當中,小學語文教學得到了高度關注,這是最基礎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是比較大的。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情感教育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四川涼山彝族地區,處于貧困地區,在落實情感教育過程中,要通過彝族和漢族雙語實施。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實施
就小學語文教學本身而言,其在難度上并不高,可是針對少數民族,存在一定的語言挑戰,再加上貧困地區的硬性條件影響,無法將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應用。在此種條件下,要努力地對彝族同學在情感上深入關注,確保在情感教育的落實過程中不會出現嚴重的抵觸情緒,要努力讓彝族小朋友在語文學習方面獲得較大的進步。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作用
在現階段的教育體系當中,傳統教學的開展,并沒有得到高度的認可,反而是出現了一定的抵觸現象,并且無法達到家長的訴求。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在該方面投入較多的努力,幫助小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努力獲得更高的成就,推動自身的能力提升和素質培養[1]。首先,情感教育在落實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考慮到彝族小朋友的特殊處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在主觀的情感上得到保障以后,彝族小朋友在語文知識學習上可以更加努力,保持積極的心態,減少學習成績忽高忽低的現象,從各個方面鞏固自身的成就。其次,情感教育的落實,能夠進一步豐富小學語文教學體系。我國在教育產業的發展中非常重視基礎內容的建設,只有在最基礎的內容上持續完善,才能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成長。最后,通過對情感教育積極的落實,能夠在很多方面對彝族小朋友的內心想法做出深入了解,為雙語教學的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從多個角度來看,情感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對策
(一)教師注重自身的情感修養
從長遠的角度來分析,情感教育雖然在可靠性、可行性方面表現突出,但是想要在最終的應用上取得理想的成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和當下的教學方法,認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教師自身的情感修養。首先,教師在通過彝族語言和漢族語言進行知識教授過程中,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來完成。彝族小朋友,并不能在很短時間內熟悉漢語,因此需要在基礎教育上不斷努力,多多與他們溝通、交流,促使彝族小朋友對漢語的熟悉程度不斷提升,這樣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上,可以保持持續進步狀態[2]。其次,在語文課堂上,要以一種比較和藹可親的態度來進行授課,而不是冷漠和嚴肅。教師要與學生加強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想法,并且從心底里去幫助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也會變得積極、樂觀。由此可見,教師自身的情感修養,對于情感教育的實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必須高度關注。
(二)充分挖掘課本當中的情感因素
就小學語文教學本身而言,情感教育針對彝族同學的實施,具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遵循,我們可以對課本當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地挖掘,由此來形成內心的共鳴。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當中,應該對小女孩的心理狀態和當時的環境冷酷進行深入的剖析,引導學生積極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同時還要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探討。通過這樣的情感因素挖掘,能夠讓彝族小朋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獲得更多的幫助,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成績,最終在學習的效率上、質量上大幅度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挖掘課本當中情感因素的過程中還要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結合不同學生的特殊性,實施良好的教育,這樣才能進行思維的良性引導。
(三)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除了上述的幾種方法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施,還可以利用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來完成。現代化的教育工作開展,要求將學生作為中心。我們可以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結合課本內容,實施小品演繹的方法,或者是在家庭作業的布置上將情境再現;或者是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讓小學生充分思考當時情境與現在的不同。利用差異化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小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在拓展效果方面表現突出。
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施展開討論,現階段的教育工作開展,相比以往做出了很大的改變,整體上的教育體系日趨健全,彝族小朋友的語文知識學習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日后,應繼續在情感教育方面深入研究,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6(32):96-97.
[2]梅仕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32):18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