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雯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家越來越關注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與培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出構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學科,如何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學科方面的價值,從而在發展培養學到核心素養的過程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一個值得思考、不斷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全面發展
一、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數學素養是指學生從將來發展和數學學科的角度出發,在數學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在特定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數學認知水平、核心能力素養的綜合體現。
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1.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目標是一個有機全面的整體;“這些目標的整體實現,是學生受到良好教學教育的標志,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數學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需要更加關注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需要兼顧各方面,需要緊扣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為目標,并在課堂上用心組織學生進行豐富有意義的數學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實現完成各項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以及學生的探索交流中,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步引入課堂中,彰顯出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理念逐步轉化為教師的教學中,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引入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教為學服務,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2.學生親歷建模,保證學習的真正發生
數學模型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與數學應用之間的橋梁,在建立和使用數學模型的過程中,也就是學生將數學理論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正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個過程。建立數學模型作為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是數學學習真正發生的關鍵。數學學習并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生搬硬套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學習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在親歷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保證學習的品質,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在小學的學習階段建立清晰明確的數學模型,在課堂學習中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思考、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觀察具體情境—發現數學問題—聯想已有經驗—尋找解決方法—總結歸納應用。”在不斷的猜想、推理、驗證中,努力建構相應的數學模型,并運用到解決實際數學問題中。在建立模型的同時,學生數學思維得到活躍,獲得再創造數學的機會,保證了數學學習的真正發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3.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思想是指人們對數學理論知識和內容的本質認識,是從具體數學認識的過程中提出總結的一些觀點,它揭示出數學發展中的普遍規律,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以理解數學核心概念、掌握和應用數學規律和關系為基礎,在小學數學的學習、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逐步形成。數學思想就是數學學習的靈魂,數學思想是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部分,蘊藏在數學知識中。作為一線教師,挖掘數學知識本身蘊含的數學思想,并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教學中。學生在老師營造的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在觀察、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歸納總結的活動中體驗提煉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達到教學目標,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教學改革日益深化。每一位數學老師都盡心盡力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精心選擇素材創設教學情境、用心設計數學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抓住數學的本質設計、組織數學活動,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主動探索和應用數學知識;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情緒,讓學生在獲取、掌握數學知識技能中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積累思維經驗,體驗探索數學的樂趣和活動成功的樂趣,提高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發展,數學的核心素養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并得以發展。
現今數學教育重視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著眼于學生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教師應更加注重數學思維的教學,精心設計數學學習活動。在探索和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相應的數學思想。在課堂上精心設計組織生動、新穎、有吸引力和挑戰性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去觀察、去思考、去質疑、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賴允玨.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5).
[2]孔素霞.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J].學周刊,2012(2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