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煒
摘 要:通過對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分析了小學語文基于微課平臺的教學流程以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的優勢。
關鍵詞:翻轉課堂;微課;先學后教;教學效率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各種新的教學模式的出現讓人耳目一新。“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從關注教師怎么教到注重學生怎么學,從以學定教到先學后教,使課堂上教師、學生的角色發生重大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教學技術應用方式呈現多樣,為課堂注入全新的活力。筆者也嘗試著對語文課堂進行了“翻轉”,下文以《紀昌學射》一課教學為例,具體談談我的“翻轉課堂”的本土化實踐。
一、仔細研讀文本,明確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寓意比較明顯,對于四年級的孩子們來說,自學起來沒有多大的難度,經過思考,我把本課的目標定位于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確定教學目標為:
1.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認識并能正確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與人合作、交流,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初步樹立只有采取正確的方法,才能獲得成功的良好價值觀。
二、精心設計微課,注重知識傳授
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就可以設計微課了。微課的時長一般5~8分鐘,課前我錄制了一節時長6分多鐘的微課,內容主要包括:正確讀準課題,學習本課出現的生字,生字的書寫指導,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寫作特點等,最后設計幾個問題,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基礎上,按要求完成自學任務:(1)自學生字,并將寫好的生字拍照上傳至學習資源平臺;(2)填寫學習單的內容,大膽質疑,發現問題,同樣將提出的問題上傳至學習平臺,供師生課上交流、解決。問題聚集,主題突出,內容具體。微課中將一些基礎的、知識性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在課前對課文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有自己的思考,課堂上就能充滿自信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將節約下來的時間用于對教材的深度解讀上。
三、充分利用文本,關注情感體驗
我將教學環節劃分為:揭示課題、反饋檢測、分享收獲、質疑解疑、感悟寓意、自我提升、練習寫話幾個部分。
在“分享收獲”環節,學生結合文本先組內分享對紀昌的認識,然后全班交流。交流的過程中,隨時進行學法指導。如:“你們能從文章的字詞中交流對紀昌的認識就是一個很大的收獲!”“抓住了關鍵詞句,談了自己的理解,根據生活實際體會到了人物的品質,這也是一種學習收獲?!睘榱艘I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請學生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20秒后談感受,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與聯系自己的實際,體會在紀昌的注視中含有的那種堅持不懈、認真刻苦的品質。通過想象,感悟只有認真刻苦還不夠,還要有恒心,有毅力,讓學生在品詞讀句中有感而讀,深入地感悟紀昌的學習品質。談到第二次練眼力時,引入原文“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語文課上的語文味更濃了。學生理解原文,再來讀句子,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質疑解疑”這一環節中,學生先將自己的疑惑上傳至學習平臺,老師課前登錄學習平臺,整理出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全班交流,學生通過討論得出,要想成功必須練好扎實的基本功。但是基本功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卻不是唯一的條件。我們在成功的路上要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幫助,要靠老師的指點,要珍惜時間,要堅持不懈,更要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努力!不知不覺中,明白了道理,并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與人合作、交流,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引導自我提升,培養健全人格
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本節課最后,我設計了一個問題,“今后你打算怎么做,像紀昌一樣成為真正的能手?”看似一個簡單的問題,卻關注了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我們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這節課,我力求把信息技術和教育資源融合在學科教學中,教會學生正確使用教育資源,大大節約了課堂教學時間,提到了教學效率,并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了教學過程整體優化。此外,我還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讓學生多想多說多感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J].2012(7).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