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
摘 要:分層教學理念以及獨立語段教學是兩種非常好的教學理念,前者主要側重針對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所展開;后者則是針對課堂教學中教學手段及方法的更新及提高。如果將這兩種理念整合在一起,必將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大大的提升,將從這個角度出發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分層教學;獨立語段教學;個體差異;有效性
近年來,小學英語的教學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要讓學生樂學、愿學,要使學生能運用所學語言在一定的語境中交流、做事和獲取信息,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可行的教學手段,通過不斷的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水平、教學理念及教學水平。所謂“分層式獨立語段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將分層教學理念與獨立語段教學理念相結合,針對學生個體差異進行獨立語段教學的設計。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獨立語段教學發揮最大的功效,使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都能有所提高,從而全面地提升學生整體的英語技能,真正將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要求我們教師真正深入地去了解這兩種教學理念,掌握并熟練運用這兩種教學理念的同時找到兩者的結合點,使之融為一體,以更好地發揮其教學有效性。
一、開展分層式獨立語段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我們要正視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及社會環境的影響,必然存在各種差異,心理學稱之為“個別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理解能力、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及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方面。其次,我們要認識到獨立語段教學這種“文本再構”的模式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學習英語這門語言性學科時真正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了解所學知識的運用范圍及方式,使英語真正發揮其交流工具的作用,大大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水平。那么將這兩種方式結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改善學生個體差異,提升學習興趣
通過分層教學模式客觀地把握學生層次,根據學生的成績、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判,并根據評判結果進行分層式獨立語段的教學設計,將整節課的設計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初級、中級和高級。通過三級分層的再構文本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同一節課學到知識,并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2.改善教師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運用分層式獨立語段教學模式,可以使教師在備課開始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首先是“備學生”這一方面,教師要下足工夫,要在考慮到每位學生能力的同時對班級進行分層。其次,在“備教材”方面,教師在了解學生對本課內容掌握度并進行評估分層后就要進入到整合教材、再構文本階段。有了良好的備課為基礎,在課堂教學運用中就會得心應手,學生能充分發揮主體性,教師則根據不同層次的文本依次進行教學,使各層次的學生同時得到提升,達到最初的教學目的和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分層式獨立語段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1.基于學情,鉆研教材,設計分層式教學文本
對于分層式獨立語段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它最初的設計。既然是分層式的,那首先就要對全班學生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將他們大體分為三個層次。其次就是要認真鉆研教材,將每一課時所要教授的重點內容進行整合,并根據自己班級的學情進行分層式文本再構,也就是要設計三個不同難度的文本,但文本的主題要一致,文本所涵蓋的新授內容也要一致,分層主要體現在附加的語段及拓展的詞匯上。
2.關注學生個體,呈現分層文本,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設計好一節課后,如何使預設好的分層文本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發揮就非常重要了。它主要通過三個階段得以體現:
A.Pre-task preparation
在課堂準備及引入階段,教師應充分結合本課主要教學內容及分層文本進行熱身和引入鋪墊。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忽略準備階段的重要性,認為隨便唱個歌曲、進行幾句日常對話便可以了。實則不然,準備階段是整節課的重要開始和鋪墊,要針對教學內容及分層文本認真設計。例如:在教授3A Insects 這一課時,我在準備階段首先設計了一首關于昆蟲的歌曲將學生帶入情境,接著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小練習來引出新課。第一層次:出示幾張以前學過的昆蟲圖片請學生快速回答;第二層次:將出示的幾張圖片放在一起,請學生觀察它們有哪些共同特征,并給予一定提示:How many wings are they?第三層次:結合圖片請學生來描述一種以前學過的昆蟲:This is a/an ______. It is _____ and ______. It has ______ ______. It can ______. 這樣的方式不僅使學生對之前學過的內容有了回顧,同時也為新授做好了鋪墊,當然也為最后的操練做了預演。
B.While-task preparation
如果說準備階段只是對知識的鋪墊,那么新授階段就是真正學習知識的時候了。
我在本課時所呈現的第二階段的文本為:This is my father. He is tall and thin. He is a cook. He can cook the fish very well. He likes eating fish. And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short and thin. She is kind and beautiful. She is a nurse. She can sing well. She likes eating peaches.
由此不難看出隨著文本難度的增加,對學生的要求也在提高。教師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考慮到,使學生參與的意愿更強烈。
C.Post-task activities
結合學生家庭情況,布置分層作業,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作業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
總之,就小學英語這門學科來說,只有有效的教學內容才能支撐有效的課堂教學;只有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真正習得語言、掌握語言,進而應用語言。
參考文獻:
[1]任潔.《牛津小學英語》詞匯和句型板塊的有效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0(11).
[2]朱浦.小學英語獨立語段教學的實踐和思考[R].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