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元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初中教學階段,數學老師必須重視學生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的全面培養,指導學生學好數學理論知識,并學會靈活運用,通過加強思維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以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研究,對可行性策略展開深入剖析,以望有助于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逆向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要想學好數學這門課程,學生除了要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之外,還要學會辯證思考,即采用逆向思維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與正向思維恰恰相反,逆向思維旨在引導學生從知識的另一面入手,推論出知識的變化規律,并掌握這種規律,從而發掘新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問題查找能力、分析能力與解答能力。逆向思維習慣的養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對于學生思維模式的形成與全面發展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人員必須加強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提升逆向思維教學效果。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要點
逆向思維能力實質上就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是為了幫助學生打破正向思維的局限性,完善學生的思維模式[1]。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首先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與學習情況為基準,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指導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論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水平,并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采用逆向思維方式對學習實踐中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找出解題規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拓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持續提升。
二、初中數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強化學生的逆向思維意識
只有在強烈思想意識的推動下,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地、主動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究。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逐步強化學生的逆向思維意識,幫助學生打破常規思維,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并通過總結解題經驗,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除了要對逆向思維的重要性進行教育宣傳外,老師還要將逆向思維的教學工作有效融入概念教學中,以案例教學為支撐,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意識[2]。比如,在講解相反數的有關概念時,老師可以首先對相反數的定義進行簡要的講述,讓學生明白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指數值才能互為相反數。之后,在引如教學案例,并提出相關問題,如“-7、6的相反數各是多少?”指導學生進行逆向推論,加深學生對逆向思維的認識。
2.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表達能力
在具備一定的逆向思維意識后,老師還應當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指導學生將自己的理解與想法清晰、準確且完整地表達出來,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口述表達能力。老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重視討論與溝通的作用,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采取分組式合作學習的方式,為學生之間的互動探討提供必要的平臺,促進班級學生整體逆向思維意識及表達能力的提高。學生在表達想法的時候,大腦的思維活躍度往往是最高的,這不僅利于學生不斷豐富思維認知,還能夠讓其他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加深對逆向思維的感官認識,同時,通過這種表達方式,學生能夠在口述的過程中進一步發現逆向思維模式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加以改正[3]。
3.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擴展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推理是數學課程中的重點教學內容。不難發現,在初中數學教材中存在大量的逆命題類型的數學知識。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必須深刻意識到逆向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將數學知識定理、推理方式、論證方法等解題思路與技巧準確地教授給學生,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的知識轉換能力、實踐應用能力與思維拓展能力。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材為例,在講解第11章“三角形”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教學案例如:若△ABC的三條邊即AB、BC、AC均相等,那么,這個三角形屬于哪種類型,△ABC的各個內角度數又分別是多少?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對已知條件△ABC的AB、BC、AC三邊對等進行分析,從而逆向推論出△ABC為等邊三角形,并進一步得出△ABC的各個內角度數均為60°的結論。若學生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便能輕松應對。
初中數學教學為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基本途徑。老師必須認識到逆向思維在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中的重要性,強化學生的逆向思維意識,加強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口述能力,擴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提升逆向思維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薛安瑩.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90.
[2]陳偉斌.試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8(10):66-67.
[3]李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