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紅
摘 要:教改的目的不為其他,只為成就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讓學生今后的生活能更加輕松便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讓學生充分體驗現代最先進的各種技術,只有見多才能識廣,只有當學生能夠將知識靈活運用時,他們今后的學習才能更高效,也只有當學生提高了應用意識,才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更應該把這種創新理念付諸于實際教學中。
關鍵詞:創新課堂;核心素養;小學數學;現代教育技術
教改這十多年來,不斷深化落實實效課堂、高效課堂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這無疑是在為我們的教法、學法指明探索和前進的方向。教改的目的不為其他,只為成就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學法創新,成就學生創新意識
實效課堂注重學生學法的創新,在充分遵循學生思維模式的基礎上主動探索出多種創新的學習方法,如充分感知,在教學《千克和克》時老師充分讓學生感受1千克的質量,在選擇重1千克的參照物時老師要選擇特殊且精確的砝碼讓學生感受,這樣的選擇不僅能讓學生充分并精確感知1千克的質量,讓學生的身體機能記憶1千克帶來的感受,更在學生的心中留下一種嚴謹和精確的形象感受。一方面通過砝碼上的刻度數讓學生在體驗中認知1千克的質量就是1000克的質量,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觀察感知到各種不同質量的砝碼有不同的大小,同樣大小的砝碼有相同的質量。在這一教學內容的學習過程中主要讓學生運用他們的肢體、心理、感官等感知質量,感知的方法越多學生對質量的理解越深刻。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不只是用筆書寫才能學到知識,這樣更能提升學生的創新學習意識。
除了感知法,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嘗試錯誤來探索真知,例如教學“除法的驗算”時,在驗算489÷4=122……1時,學生驗算為122×4=488,這時學生發現488與被除數489相差1,這個1去哪兒了呢?1是余數所以在驗算過程中有余數的要把余數加到驗算中去,這樣得到488+1=489才與被除數相一致,才能檢驗自己這道除法算對了沒有,最后在小結時學生能很直接地說出在驗算有余數的除法時要用商乘除數再加余數等于被除數。這種試錯的學習方法很好地讓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識中探索增長新知識的途徑,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二、作業創新,成就學生數感及模型思想
在作業創新方面我們充分運用“互聯網+”不斷拓寬學生的作業時間和空間,特別是數學作業中的計算作業。如果在寶貴的課堂時間中讓學生不斷重復進行機械性的計算練習,那么一來學生感覺數學課堂非常枯燥,二來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被這些無趣的練習所削減,并且讓學生下意識地認為數學就是計算、數學就是無趣。其實我們可以充分運用類似速算盒子之類的作業軟件,放手讓學生利用碎片時間來完成計算作業練習。在我與學生運用速算盒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利用軟件自帶的競賽功能開展同學之間的計算競賽,競賽過后學生可以通過錯題集錦發現自身計算的問題,讓學生在多次少量的計算作業中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提高對數學計算的學習興趣。
作業創新的另一個方面就是作業類型的創新,常規的作業通常是老師出問題學生給解答,而我們現在打破了這種慣性思維,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創設問題并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例如教學“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時常會遇到一面靠墻讓學生圍籬笆的題目,現在我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去創設模型,只要在其中蘊含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并符合實際生活常規,就可以成為學生的一種獨特作業模型,這樣的設計既成就了學生的模型思維,又能讓老師直面學生的思維過程和不足之處,讓作業真正成為高效課堂的助推器。
三、教法創新,成就學生應用意識
時效課堂的教學方法并不注重教學方式呈現的多么奇特,但是非常注重教學的實效性。在教法創新中我們充分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例如VR虛擬實景技術、3D打印技術。例如在教學“平移和旋轉”中我們可以運用VR虛擬實景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各種不同運動的特征,而且在感受中不會受到現實生活中重力的影響,這樣就能在現實生活中輕松實現實驗室條件下的各種運動軌跡的呈現。在教學時,老師首先讓學生感受多種游樂設施的實際體驗,例如旋轉木馬、青蛙跳、小火車、摩天輪。讓學生在親身感受之后說出這些項目的不同之處,并將其分成兩類,在充分感受以后同學們很輕松地就能把這四項游樂設施分成兩種運動方式,一種是沿直線運動,另一種是繞一個點旋轉,在找出兩種不同運動方式的特點以后讓同學們利用虛擬實景技術自己模擬出其中的一種運動方式,其他同學從屏幕中觀察運動特點并判斷是平移還是旋轉,把虛擬的運動軌跡變得直觀、具體。
在小學階段教學立體圖形時往往受制于學生的空間思維,所以沒有實際的學具很難向學生說明物體空間結構,但是在3D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輕松地將空間結構復雜的立體圖形完整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一方面幫助空間思維稍弱的同學更好地理解圖形的空間結構,另一方面幫助空間思維比較強的同學更近一步理解各種立體圖形的具體結構,這種現代教育技術的創新是我們多年前都無法想象的,現如今教育技術的推陳出新已經到了飛速發展的階段,正所謂“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教學做法的創新是要讓學生更多的將學習的知識以及學習的方法應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畢竟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讓自己今后的生活能更加輕松便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讓學生充分體驗現代最先進的各種技術,只有見多才能識廣,只有當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時,他們今后的學習才能更高效,也只有當學生提高了應用意識,才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作為教書育人的我們更應該把這種創新理念付諸于實際教學中。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