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調芳 馬萍
摘 要:提高課堂效率雖說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方法。預習指導、認真聽課、抓習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常用的教學方法。當然提高課堂效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它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只要教師時刻堅持選擇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方法,向45分鐘要質量,那么教學效率就會不斷提高。
關鍵詞:數學課堂;預習;聽課;習慣
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并不新鮮的話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但是什么是課堂效率?學術文獻中是這樣解釋的:課堂教學效率是指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增幅三者之和所達到的效果,影響和制約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師、學生和教學方法。的確一節課只有45分鐘,怎么才能在有限的45分鐘內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5分鐘的質量,這是我作為一位數學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多年的教學,我認為在數學課堂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切實加強預習環節的指導
經常聽見有的教師在下課時要求學生課后預習下一節內容,可是教師在布置預習時并沒有說如何預習,或者解決哪些問題。任務不明確,沒有進行預習指導,沒有對學生的預習能力進行專門的培養,那么預習環節也只是走形式。因此,我平時要求學生預習時學會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適當圈點勾畫,寫點批注。看完書后,最好能合上課本,獨立回憶一遍,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同時,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重點和不理解的問題,嘗試做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預習是上課前的自學,也就是在老師講課前,自己先獨立地學習新課內容,使自己對新課有初步理解和掌握。預習抓得扎實,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監督學生認真聽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
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最主要的就是鍛煉自己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去聽課。一般情況下一位數學教師一堂課真正講的時間大概也就是20~25分鐘左右,這段時間是記憶和吸收知識點的黃金時期,那我們該如何利用這段黃金時間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三點:
1.帶著問題聽課
根據自己預習中出現的問題,找準難點,把握重點。
2.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
不管是自己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都要集中注意力,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不可三心二意開小差。有的學生上課不留心老師的講課思路,而側重于抄寫老師的推導、總結出來的公式或結論,認為這就是認真聽課。如果真是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那學到的是一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識。而這種死知識學得快,忘得也快,還不會去解決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養成邊聽講、邊思考、邊總結、邊記憶的習慣
很多學生是一講就會,一聽就懂,一考就傻。這是因為學生上課只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大腦一邊聽,一邊記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課堂重點總結并寫出來有利于以后復習,也可以強化記憶。
三、從課堂檢測和反饋中找漏洞、提效率
課堂效率高不高,我們看看課堂檢測和課堂反饋就知道。數學課是一門邏輯思維很強的課程,在授課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情況了解學生聽課效率,及時糾正一些常見的錯誤,也可以留有充足的時間,設計幾道典型題例,規定時間,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在練習結束反饋時,可以歸納出一些個別和共性的問題,然后把出現的問題當堂解決,做到節節清、堂堂清。這樣既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能減輕課業負擔。學生學得輕松,學習效率自然要高。
四、學習習慣影響課堂效率
數學課堂效率的高與低,與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系。
1.專心聽講
有的學生邊聽講邊玩,這樣就會導致聽講不夠專心,可能會遺漏教師講解的某個易混淆點。
2.整理好學習用具
在每天上課前應該把課本、作業和資料整齊地放在一起。等用到的時候,直接拿過來就好,方便而快速。而有的學生平時學習用具亂扔,用的時候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找東西或者問其他同學借用中白白流失。
五、課后復習抓深度
數學課后必須要復習,鞏固知識的基本內容和要點,一般可以要求學生這樣做:
1.靜心獨立回顧要點
堅持每天把教師上課內容在腦海中回放一遍,養成查漏補缺的好習慣。
2.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
課堂上做的筆記有時候比較凌亂,所以,學生應該課后整理,標記重難點、易混淆點和易考點。
3.課后翻閱參考書,可以使掌握的知識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保證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使知識真正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知識鏈條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六、堅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而數學課又是一門集動手與動腦于一體的課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做好引導者,讓學生成為主體,這樣督促學生動手動腦,何愁課堂效率不提高?
1.少一點啰嗦,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傳統教學中,教師怕學生聽不懂、記不住,所以反復講,讓學生聽。結果教師講得精彩紛呈、激動難耐,而學生卻覺得枯燥無味,個別還酣然入睡。這樣的課堂怎能提高效率呢?教師應該少一點啰嗦,把時間交給學生,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
2.多一點引導,讓學生自己思考
要想學好數學,不思考怎么可能學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思維空間留給學生,不要直接告訴他們方法和思路,提倡學生各抒己見,形成自己的見解。許多公式定理最好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給時間讓學生動手動腦來獲得。這樣教師主要是指導學習方法,點撥做題思路,改變那種填鴨式的習慣,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愛動腦、善動腦的學習者。
當然要想提高課堂效率,還有許多地方要注意,如教師要隨時更新教學理念,認真備好每堂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要因材施教等。總之,教無定法,只要我們時刻堅持選擇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方法,向45分鐘要質量,那么我們的教學效率就會不斷提高。
作者簡介:周調芳(1976.9—),女,甘肅省武山縣人,漢,本科,中學二級教師。
馬萍(1981.9—),女,甘肅省張掖市人,漢,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單位:武威鐵路中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