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榮
摘 要:化學課教學中應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民族自信心,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自覺性,使學生樹立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學習的責任感。
關鍵詞:化學教學;愛國主義教育;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愛國主義教育是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形勢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如何把這項工作滲透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是我們值得研究的問題。筆者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聯系生產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擴大了學生視野,收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中使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古代化學方面的偉大創舉,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輝煌的化學文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們的祖先就會制造青銅器;春秋晚期會冶鐵;戰國晚期能煉鋼;漢代時期出現了煉丹術,并能生產出精致的有色陶器;東漢時人們發現了天然氣和石油,并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開采和利用經驗。同時造紙術的產生和推廣、唐時火藥的發明及其應用等,都是鑲嵌在化學王冠上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比起歐美國家要早好幾百年,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分充說明中國人民具有非凡的聰明才智,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二、結合課文內容講述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科技工作者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化學科研和化學工業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科技方面,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質和核糖核酸,對探索生命的奧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原子彈、氫彈的實驗成功,“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發射升空和準確回收,大量新材料的開發利用,使我國在高鐵建設、造船工業、大型橋梁建設以及量子通訊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隨著一系列性能良好的新型絡合催化劑的研制和使用,以石油為原料的合成樹脂和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三大合成工業方興未艾。合成氨、鋼鐵以及水泥和玻璃等工業飛速發展。這些都集中標志著我國的科學技術,特別是化學工業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就拿石油工業來說,我國石油工人和科技人員早已高速度、高質量開發并建成了世界上較大的石油基地——大慶油田,同時還陸續建成了勝利、華北、中原、大港、新疆等石油基地,沿海和近海許多區域也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許多油氣基地正在建設和發展中,同時也建成了多個大型石化基地,所有這些都與化學學科密不可分。
三、通過對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自覺性
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加劇,我們的生存環境包括大氣、水源、土壤等受到了嚴重的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有燃料燃燒時排出的煙霧,工業生產中排出的廢氣,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化石能源的過度利用,以及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還有礦石燒結、金屬冶煉、水泥生產等都有大量粉塵和有害氣體排出;硫酸工業中二氧化硫氣體的排放,石油裂解中一氧化碳氣體的產生,硝酸鹽和化肥工業中的氮氧化物的形成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水源污染主要有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水、城市的生活污水,農業生產中被雨水沖刷的農藥、化肥等。土壤污染主要有污水灌溉、農藥與化肥的過度使用及殘留,工業廢料的任意堆放,廢舊電池的隨意丟棄,重金屬鹽的大量流失等。環境污染后患無窮,它不但使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危害,給經濟社會發展埋下了定時炸彈,也給子孫后代留下了隱患。因此,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從小抓起,增強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環保意識,充分認清和預防經濟發展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不斷保護和改善環境,化害為利,使青山更青,藍天更藍,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愿景。
四、大力介紹化學在人民生活和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樹立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學習的責任感
人民生活離不開化學,制作糖果、糕點、飲料需要香料和色素,醬油、食醋、味精本身就是化工產品,紡織品需要的各種染料和漂白劑、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更是人們必不可少的衣料。在國民經濟中,化學最能充分綜合利用國家的原料資源和動力資源。重工業需要化學的支援,航天、軍工更有賴于化學工業創造出的各種耐高溫、耐腐蝕、耐輻射、耐磨損、絕緣性能好的新材料。農林牧副漁也需要化學工業的幫助和促進。因此,應激發學生刻苦學習化學知識,努力攀登科學高峰,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使中華民族以文明、富強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總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深入細致的工作,教師要始終如一,常抓不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