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的主要學科,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科特點以及教學培養目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操作機會,以促進其在實踐中綜合運用多重感官,并提高思維品質。從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相關案例對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動手操作;邏輯思維;創新思維
實踐操作是思維形成的主要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知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的思維能力難以對一些問題進行直觀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配合實際操作,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綜合調動多重感官,并在操作、分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鍛煉思維的過程。但是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依然習慣講解灌輸的方法,使小學生在課堂上缺少動手操作的空間,限制了思維的發展,針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積極調整教學理念,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促進小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一、在備課中準備操作內容,培養抽象思維
備課是教學實踐的前提,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實踐操作,需要對操作內容進行系統的設計。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的備課通常是從課本和長期的教學經驗出發,為學生安排知識講解內容,而在操作內容的設計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圍繞著學生進行,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加減運算的講解中,教師在備課階段應該準備好教具,這樣在課堂上,就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完成加減計算,這對于引導低年級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具有重要作用。再如在圖形認識的教學中,教師在備課階段也應該對圖形展示、圖形剪裁、圖形拼接、圖形計算等環節進行設計與分配,以保證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引導中能夠理解教材中的抽象理論。
二、在操作中注重對學生的指導,培養邏輯思維
學生是操作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生活動的主導者。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由于知識儲備、思維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對于動手操作實踐常常存在理解偏差,這種情況下則必須要教師的指導與點撥,才能保證實踐操作的目的性,在操作的因果關系中形成數學邏輯,提高思維能力。例如在“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不應該將教學的重點停留在計算法則的講解上,而是應該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為其設計動手操作的情境,從而在實踐中檢驗、思考運算法則的含義。在操作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單位1”具體理解為一個圓形,并通過將圓形平均分成若干份,來實現對同分母分數、異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這樣學生就能夠進一步理解通分的含義,并提高思維的邏輯性。
三、在動手操作中強化學習體驗,培養創新思維
動手操作的過程也是情感體驗的過程。在傳統教學中,結果教學的思維促使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書面練習上,而忽視了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中情感的變化。針對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從情感教學的目的出發,為學生提供操作機會,并在實踐中鼓勵學生創新解決問題,以培養其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中“相向而行”是一個重要的題型,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畫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實現對抽象問題的具象化思考。在數形轉化中,學生能夠逐漸學會分析問題,并在圖形中發現新的問題,從而實現思維的拓展。
四、在合作學習中完成共同目標,培養合作思維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操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操作項目,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并在合作中強化團隊意識。目前對于多數小學生而言,由于家庭環境的影響、教學條件的限制,其在學習中更多的是依靠個人的力量,因此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常常意識不到需要向他人求助。針對這種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并為各小組安排動手操作的學習項目,同時構建競爭比賽的課堂環境,這樣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小學生能夠迅速進入角色,并在合作互動中,提高學習效果,進而促進思維品質的提升。
五、在課后練習中滲透知識運用,培養歸納思維
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思維的重要體現。歸納總結是數學學習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習階段,為學生設計總結性操作,以促進其實踐能力的發展。例如在完成面積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并為其安排測量教室圍墻面積的任務。在實踐中,學生的思維會從書本中抽象的圖形中跳出來,并在運用測量工具、得出測量數據、計算圍墻面積的過程中,進一步歸納、總結、鞏固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等內容,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實踐出真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單純依靠語言講解,不僅造成了學生的理解壓力,也難以體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之間的關系。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創新教學方法,通過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其親身體驗和感悟數學知識,探索數學規律,進而在實踐操作中提高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季昭君.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習操作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9):34.
[2]鞠桂蘭.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J].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2):53.
[3]張月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悟數學知識[J].亞太教育,2016(4):26.
作者簡介:張加川,男,1963年6月出生,籍貫:福建云霄,工作單位: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實驗小學,大專學歷。研究方向: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職稱:小學數學高級教師。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