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峰
摘 要:通過對籃球運動在小學校園中開展狀況的了解,我們不難發現,籃球運動逐漸成為小學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籃球運動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引領學生通過愉悅的鍛煉方式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在這個全民大健身的環境下,教師在開展籃球運動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保持全局觀,并全力突破教學重難點,通過籃球運動為學生建立良好的體育觀念與鍛煉習慣。
關鍵詞:現狀;難點;解決方法;開展意義
一、籃球運動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開展現狀
近年來,由于全民籃球意識的不斷提高,各地中小學校都開始重視小學體育與籃球運動的合理結合,大部分學校建立了專業的籃球運動場地,并配備了充足的籃球運動器材,這為籃球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質條件,也為學生創建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起到了激發他們籃球學習熱情的作用,還有一部分學校加強了定向師資的培養,并組織本校體育教師集體備課,進行專業知識的再學習,促使教師將籃球運動的知識更專業更系統的傳授給學生。
例如,很多學校開展了班級間的籃球對抗賽,這不僅加強了班級凝聚力,還可以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進行身體鍛煉,并通過班級榮譽感來刺激學生對籃球這項體育運動的熱愛。一些有學校組建了校籃球隊,組織學生進行校級籃球比賽,并為市級、省級籃球隊輸送優秀的籃球人才,從而形成完整的籃球運動人才的培養系統,使得學習籃球運動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籃球運動在全國小學生中的普及率是逐年上升的,大部分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在進行籃球運動,甚至參加課外的籃球興趣班,以加強自身的技術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喜愛程度較高,而學校對小學生籃球運動意識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視的,力求通過籃球運動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使其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二、籃球運動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開展難點
規范的技術動作是學好籃球這項體育運動的關鍵,學生通過重復練習才能達到嫻熟的技法,基于以上原因,在小學籃球課程的前半段學習中,教師會偏重技術動作的教授,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時會有無趣感,甚至其在反復練習技術動作時會有偷懶的情況出現,此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注意要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技術要領傳遞給學生,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傳遞給學生一些形象的記憶,并使之明白完美的技術動作是學好籃球運動的基本要求。
例如,教師在教授“胯下運球”這一技術動作時,可以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的技術,首先為學生播放幾位美國NBA職業球員做胯下運球的影像資料,分析其技術動作要領的同時指出像科比、艾弗森等籃球巨星都是以運球見長的,為學生樹立心中的偶像,通過榜樣效應促使他們能夠認真學習技術動作,并自覺進行刻苦訓練,從而幫助其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教師在啟發學生重視基礎技術時,不能采取“灌輸式”的理論教學方法,可以采取“三人籃球賽”的形式,讓學生在實戰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予以針對性的糾正和指導,由此起到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鞏固知識點的作用。
高速度、高強度和強對抗性是籃球運動的顯著特點,而女生的心肺功能、身體素質相比男生會弱一些,所以訓練效果也相對較差,這就導致她們對籃球運動興趣不高,參與度也不夠,這是各個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針對女生的身體條件,適時地調整訓練時間和強度,以此減輕她們的心理壓力,并利用其細心、耐心的性格特點來邀請她們當課上比賽的裁判。教師可以通過以上方法來激發女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使其體會到籃球運動的精神,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三、籃球運動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重要意義
1.籃球運動能促進學生手腦合作的協調性
眾所周知,籃球運動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強壯度與靈活性,在此基礎上,這項運動還能提升對學生的手腦配合度。例如:在實戰對抗中,學生需要調動其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活躍的思維能力,通過大腦傳遞信息給手、腳,并迅速做出動作反應,以此來贏得比賽。這個過程中一旦發生配合失誤就會給對方留下可乘之機,以致輸掉比賽,學生需不斷重復技術要領來形成習慣動作,才能使其手腦配合嫻熟,從而在賽場上靈活應對。手腦的有效合作也是促進大腦發育、思維發展的有效方式。
2.籃球運動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
籃球運動的精髓在于它不是個人獨立完成的體育項目,需要通過多人的分工與合作共同來完成,這就要求學生有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不能在比賽中單打獨斗,從而促使其養成全面的視角,激發其全局觀的形成,并為他們集體榮譽感的培養奠定結實而穩固的基礎。
教師在籃球運動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動作要領與實戰比賽相結合,讓學生能夠保持興趣的同時也能在其中體味到真正的體育精神。
參考文獻:
[1]安源.小學體育籃球課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
[2]趙松.小學籃球課中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編輯 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