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萍
摘 要:素質教育促進新課改的深入實施,新課改帶來全新的課程標準,讓課堂教學充盈著濃郁的生動性、趣味性,展示著課堂教學的強大魅力,使各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成為不可避免的需求。小學音樂教師應順應新課程標準的發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采用情趣性充足的教學方式,為小學生提供更具實效性、更有價值的音樂知識,深入地挖掘教材內涵,拓展小學生的學習范圍,突出學生的主體優勢和長處,在充滿趣味的課堂氛圍中,讓靈動性的音樂場景在課堂上翻滾、跳躍。
關鍵詞:小學音樂;高效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各學科的課堂教學形式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革,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的轉變,讓課堂教學生機盎然、春意濃濃,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理想和目標。長久以來,小學音樂教師一直致力于高效課堂的構建之中,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在課堂上取得最大的收益和成效,捕捉課堂教學的“靈動之美”,挖掘教材中深藏的趣味性知識,有意識地、有計劃性地把偶發事件巧妙地轉變為課堂活動,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音樂課堂,讓學生的興趣得以最大程度激發,讓學生的靈活性和生動性得到充分的施展,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以自然而然地生成高效課堂。
一、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的思維升華、飛躍
妙趣橫生、活力四射的課堂氛圍,是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中產生的,是高效課堂的集中體現,更是學生愛好學習的基本動力,只有這樣的措施和策略,才能讓學生與各學科知識之間產生緊密的聯系,才能讓學生學會享受知識、運用知識,才能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實現質的飛躍和發展。小學音樂是美化學生生活、豐富學生生活的重要學科,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和多樣化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感知音樂的情趣,撼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開開心心地接受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誘發學生的幻想能力,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潛能。比如,學生在學唱《彩色的中國》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根據歌詞的大意,向學生展示祖國的大好河山、優美愜意的地域特色,讓學生對景色宜人的圖片產生深深的眷戀之情,從而增強學生對祖國山河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實現歌曲和圖畫的完美結合,為課堂教學增添無窮的趣味性,在充滿激情的環境中,學生的情感和思維得到升華,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宣泄,愛國主義情操得到熏陶和感染,達到高效課堂構建的效果。
二、營造愉悅性的課堂氣氛,提升高效課堂的標準和水平
輕松、自在、溫馨的課堂氣氛,是學生熱衷、教師喜愛的環境,因為在這樣的和諧氣氛中,學生的心情才能得到放松,才會變得舒服、愜意,相應的,學生才能最大化地接受新的事物和知識,課堂教學所蘊藏的鮮活、旺盛的生命力量,才能得以激活,師生之間才能進行良好的互動,學生的綜合素養才能綻放出絢爛的光芒,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和凸顯,使學生的意志力更加的堅強。比如,講授《小蜜蜂》這首歌時,我利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展示小蜜蜂翩翩起舞的場景,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學唱這首歌,然后讓學生扮演小蜜蜂的角色,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帶動起來了,學生唱得高興,我也教得開心,所有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中,每個學生都用心演唱這首歌曲,從而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高效課堂在這樣的氣氛中形成了。
三、利用探究式的小組合作模式,增強高效課堂的靈活性和實踐性
不論是新課改,還是素質教育,都在倡導探究式的小組合作模式,注重在課堂中開展多種多樣的合作形式,讓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充分體現課堂的高效性、靈活性和多變性。小學音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新課改的倡導者、高效課堂的構建者,力求小組合作模式的融入和開展,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參與小組活動,利用一定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式學習,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構建。在此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將班級內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力合作、協同作戰、攻克難關,同時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小組內的地位,發揮自己的優勢,為自己所在的小組贏得榮譽,促使小組每個成員都能有所進步,循序漸進地形成團隊精神,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從而對小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積極的效應,讓高效課堂的構建成為既定事實。
總而言之,在趣味性、靈動性的引領下,構建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期盼和追求,以上三種手段可以帶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可使教學展示生命的活力和色彩,讓師生在高效的課堂氛圍中真正動起來、活起來,充分體現終身學習的教學理念,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學有所成,擁有一技之長,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成為時代的佼佼者。
參考文獻:
[1]周慧.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高效音樂教學方式探討[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8).
[2]牛素平.讓小學音樂課煥發出生命的活力[J].河北教育,2013(Z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