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軍
【摘要】小學階段是人生的基礎階段,是培養一個人邏輯思維能力、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數學,是理科的代表學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讓學生學會、學好數學,是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文章將分析“圖形與幾何”的有效教學策略,為更多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圖形與幾何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33-02
數學在小學課程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小學生都需要參與數學學習。圖形與幾何在小學數學中又是作為重點被不斷提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我國社會的教育理念也有了巨大的發展。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雖小,但卻是培養其數學邏輯思維的黃金時期。文章就將從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出發,通過分析“圖形與幾何”的有效教學策略,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并不明確
筆者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多年,工作過程中會接觸到許多教師。筆者發現,許多教師會為了上好一堂課而做很多準備,但實際上的教學效果卻又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他們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制定教學計劃,卻喜歡根據自身的教學喜好和經驗,對學生采取“填鴨式”的教學,并不關注學生有沒有聽懂、有沒有真正理解。這也使得許多學生只記住了老師所教的知識點,卻無法在做題過程中有效運用這些知識點。
(二)教學方式老舊落后
雖然新課改深入開展,但許多教師依舊習慣在教學中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口述知識點與板書的結合,這樣老舊落后的教學方式往往會讓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圖形與幾何”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大部分時間都在自行講解,和學生的互動較少。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走神情況頻頻出現;就算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控能力,能夠堅持聽課,但是因為教師只是傳授了知識,并沒有有效引導學生開展思考,大大降低了教學的效果。
二、“圖形與幾何”有效教學策略
“圖形與幾何”是小學數學學習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對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要想讓“圖形與幾何”的教學效果更好,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轉變教學觀念
時代在發展,教學觀念也應當發展。教學觀念指引著教師的教學工作,假如一個教師的教學觀念能夠做到與時俱進,那么其也能夠在教學中充分體現這種觀念,并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21世紀的小學教育,要求小學課程教學中,無論是簡單還是困難的部分,教師都應當遵循素質教育的根本原則,確保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圖形與幾何”教學貼近現實生活,教師可以在設計教學環節中合理安排一些游戲,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教學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合理使用教材
教材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在實際教學中教材只能作為一個輔助工具,不能成為課堂的全部。如在“圖形與幾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課本范例進行適當改編,貼近學生生活。同時,每個學校的教學環境都不一樣,即使是統一的教材也無法完全適應于每個學生。筆者所在學校為縣城實驗小學,生源質量、生源數等都相對較好,因此筆者在開展“圖形與幾何”教學活動過程中,都會引導學生先開展自主學習,通過發現生活中的“圖形與幾何”,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筆者講解經典題型的過程中不會直接公布答案,而是通過設置懸念,讓學生自己梳理知識獲取答案。整個教學過程下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而這也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符。
(三)善于使用多媒體教學
信息時代的到來給教師的課堂帶來便利,原本在學生看來枯燥無味的數學教學也能夠得到更多的“裝扮”,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直觀展示復雜的概念。如在計算圖形周長的過程中,黑板無法生動體現整個計算過程,但是可以通過制作PPT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進而拓展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在時代發展中面臨許多挑戰,同時也面臨許多機遇。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應當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改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祺.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7):91-92.
[2]姚莉華.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2014,(17):213-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