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瓊
【摘要】“立德樹人”是當前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班主任是學生靈魂的鑄造師,是確保學生正常學習和生活的關鍵人物。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活潑好動,也是學習辨別世界的關鍵時期。因此,班主任在小學生成長中充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核心素養下,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落實素養的培養成為廣大小學班主任廣泛關注的話題,本文重點探究核心素養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 班主任 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68-01
21世紀素養研究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熱點。素養是指人的修養。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不同的年齡階段素養的培養應有所不同。小學階段的學生,雖年齡小、心智不成熟,但他們的模仿能力與可塑性都比較強,小學階段是孩子們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可采用多個方面切入,多種途徑強化德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素養,伴隨學生終生發展。
一、樹立典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素養
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會對學生終生發展產生直接影響。作為小學班主任,首先應時刻注意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學生的行為作表率。其次,班主任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教學素質與道德修養,時刻秉承少指揮、多動手,少指責、多參與的理念。除了自己做得好,更要充分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做好班里的領頭羊,培養良好的責任感,帶領全班同學團結、奮進。凡是大小事情,課室每處地方,都包干到位。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做到處處有崗位,事事有人管。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產生積極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漸漸的發現教室干凈了、學生的課桌擺齊了、朗朗讀書聲傳來了,優美的歌聲飄來了,學生的幸福感強了,老師的成就感多了。
二、培養“三心”,塑造學生良好品格素養
品格是一個為人形象與行為表現的綜合體現。學校教育德育為先,從小培養學生的誠實之心、感恩之心、進取之心的好品格,顯得尤為重要。
鼓勵說真話,培養學生誠實之心。我會弄清學生說謊的緣由,鼓勵其說真話,耐心講道理。有一次,教室窗簾上撕裂了一角,我問是誰干的,沒人承認,我和善地說:“一個人難免會犯錯誤了,承認了,改掉了,就是好學生;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還說謊,那就是兩個錯誤了,一個是做的錯事,另一個是說謊!不管這個窗簾是誰弄壞了,下課后去辦公室找我,說明其中的原因,我們一起想辦法把它重新修好,就沒事了”。另外,我會為學生創造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和空間,傾聽他們的心聲,無論對錯,讓他們自由表達,之后再因勢利導,避免學生因為掩飾自己的情感而說謊。
堅持向善行動,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常懷感恩之心能讓學生一生受益。首先教育學生從身邊的人開始,要關心、愛護自己的父母、長輩和老師,從日常生活中感受他們的辛勤勞作與付出,要學會感恩她們,多為父母、長輩和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其次,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把自己的書、玩具、衣服等捐給貧困兒童;再次,結合節假日開展感恩活動。
善于發現閃光點,培養學生進取之心。進取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之一。我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予以學生鼓勵,提高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班里令人頭痛的小軒同學上課總是控制不了自己。但發現他在畫畫時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我給予賞識的眼光,跟他有個約定,上課時要努力調控自己,好好學習,下課好好畫畫,畫好后與我一起分享。通過不定期的跟蹤,他變得越來越棒,上課不再亂來。
三、加強規范教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素養
習慣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的習慣能成就好的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夯實核心素養的基礎和前提,作為班主任的我首先強化思想認識,樹立正確行為觀念。每個學期初,與學生重溫《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校紀校規》《班級班約》等規章制度,正確認識規范,嚴格遵守、貫徹落實,然后與學生一起制定行之有效的行為習慣養成計劃,并細化到每個月、每周,甚至每天。其次注重細節,規范學生行為。如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引導學生遵守紀律,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再次培養學生的整潔規范觀,注重教室衛生,課桌椅、書包擺放整齊;每天打掃衛生,包括清掃地面、擦玻璃、擦黑板等等。如此堅持不懈,學生不僅學會了勞動,還會自覺勞動,愛學習、愛勞動。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必須強化訓練,堅持落實,反復鞏固,讓好習慣伴隨學生一生。
四、樹立責任意識,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素養
樹立責任意識,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夯實核心素養的重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是自己的主人,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每個學生都應積極參與班級的管理事務。在自我管理過程中,學生能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強與他人的溝通、協調能力,從而提高管理效率,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民主意識,班級責任感與榮譽感,最終引導學生培養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約束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是鼓勵和幫助學生自主設計。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明確管理目標。如,制定班級管理制度、規劃自我學習時間、科學安排班級各項活動等等。二是引導學生加強自我控制。小學生心智尚未完全發育,自我控制較差。如現階段,很多小學生沉迷于“王者榮耀”的網絡游戲,占用大量個人學習時間,導致無法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我高度重視,加強引導與管理,與學生一起探究沉迷游戲的危害。引導學生自我激勵,寫下自己的座右銘,貼在教室后面的墻上和座位上、自己房間的墻上,時刻提醒自己。定期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引導他們勤鍛煉,愛運動,慢慢走出網絡游戲的怪圈。三是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要求每個學生對自己、班級所設定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調整下一階段的目標。在引導學生自我評價時,首先確定適合自己的標準,其次是引導學生注重參與活動體驗的過程,最后是總結活動的反思與收獲。筆者認為,在引導學生自我評價時,首先,降低標準,防止用成人標準來評價小學生的行為;其次,切忌過分看重行為效果,行為動機、行為過程同樣重要。通過這樣,有效提高學生自信心與積極性,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質量。
當前,以學生核心素養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已成為教育領域的共識。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思維、品格、行為、能力、公民與社會素養等方面素養的培養,是學校教育的焦點。而學校管理主要以班級管理為主,學生核心素養主要通過班級中師生互動得以落實。班主任作為專業管理班級的主角,是開展班級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是加強學校、家長溝通的橋梁。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班主任應走下權威代表的神臺,堅持以學生為本,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努力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偉健,汪磊等.論教師專業的核心素質[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18)
[2]王俊山,盧家楣.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結構與提升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14(2)
[3]扎西央吉.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班級管理[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3(16)
[4]胡曉飛.培養核心素養,帶動班級管理[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4(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