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新
【關鍵詞】 數學教學;核心素養;重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4—0054—01
數學核心素養是指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東西,即能從數學的角度看問題,有條理地進行理性思維、嚴密求證、邏輯推理和清晰準確地表達的意識與能力。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提高中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成了民族素質這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的需要。那么,如何在教學中真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1. 數學能夠很好地培養人的理性思維。數學除了是科學的基礎和工具外,還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方式與文化精神,它使人們能批判地閱讀,能識別謬誤,能探索偏見,能活在其中的充滿信息的世界。數學在形成人類的理性思維方面起著核心的作用,而我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在這方面恰恰是不足的。一位西方數學史家曾說過:“我們講授數學不只是要教會涉及量的推理,不只是把它作為科學的語言來講授,而是要讓人們知道,如果不從數學在西方思想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方面理解它,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人文科學、自然科學、人的所有創造和人類世界。”因此,有專家講:“數學教育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
2. 數學可以砥礪心智。數學的嚴密性和精確性可以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減少隨意性。英國律師至今要學習許多數學知識,并不是律師工作的需要,而是出于這樣一種考慮:經過嚴格的數學訓練可以使人養成一種獨立思考而又客觀公正的辦事風格和嚴謹的學術品格。數學教育是培養學生誠信觀念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數學課上形成的誠信觀是持久的、根深蒂固的。正如數學家狄爾曼所說:“數學能集中、強化人們的注意力,能夠給人以發明創造的精細和謹慎的謙虛精神,能夠激發人們追求真理的勇氣和信心。”
二、提高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對策
1. 培養學習興趣,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學習興趣是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的關鍵,也是形成數學素養的前提。打開古今中外科學家或杰出人物的傳記,我們會發現他們無不對自己的事業有著強烈的興趣,可以說興趣是他們事業成功的起點和動力,興趣是成就個人素質、事業的沃土。在中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要是能利用圖形的美妙、絕妙的構思、豐富的想象、嚴密的論證、巧妙的應用,肯定能使學生們興趣盎然,長足進步。因此,在教學中,數學教師應利用一切條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夯實“雙基”,收獲素養。
2. 創新教學策略,提高數學意識。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核心素質教育的目的,教師要創新教學策略,將探究式教學、情景教學以及翻轉課堂等方式結合在一起,了解各個教學模式的優勢和缺點,并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和整合,服務于教學目標,輔助數學教學達到最佳效果,進而提高學生核心素質,實現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同時,教師要將現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引入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進而達到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3. 聯系生活實際,鍛煉數學思維。要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運用數學素養去解決問題,最為關鍵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在接觸數學知識的時候,在實際的例子中學到相關知識,這就要求在引入新知識的時候,教師要從實際的例子入手,從而使得學生感覺到數學就是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而不是抽象的理論和數學符號。學生通過聯系實際來學習數學,就能夠感受到數學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能夠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便利,這樣學生在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就能夠自然而然地將數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又會獲得對數學知識的反饋。
4. 拓寬教學渠道,設計開放性問題,張揚學生個性。教材只是給教師提供一個“教”的材料,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的材料。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有效地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創造意識,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把封閉的問題加以改變,就會變成更有趣、富有挑戰性的開放性問題,使學生有機會運用一系列思考策略進行活動,以提高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由模仿走向創新。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