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暉
【關鍵詞】 物理教學;多媒體;積極作用;誤區;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84—01
近年來,多媒體已經成為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如何將多媒體更加有效地應用于物理教學,是廣大物理教師面臨的緊迫問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激發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習主體意識的作用。興趣是獲得成功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生動、有趣的展現,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體意識。例如,在學習《透鏡》一節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了一段“魚缸引起火災”的視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凸透鏡成像》的教學中,先設問,能用冰塊“點燃”可燃物嗎?然后播放一段用冰塊取火的視頻,從而激發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揭開謎團的學習主體意識。
2.多媒體在演示實驗中的直觀作用。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物理知識來自實驗。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導致有些實驗無法演示或無法觀察到預定的效果。此時,借助多媒體動畫、視頻等手段可以模擬實驗,提高實驗的演示效果,化抽象為形象,化不可操作過程為可操作過程。
3.多媒體在習題課中的示范作用。物理習題課教學具有探索性、發散性、動態化、個性化的特點,具有鞏固知識、教給學生思維技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功能。思維技巧方面主要是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聯想思維和逆向思維;解決問題方面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分析法、等效法、比例法、求異法和圖象法解題的能力。作為主導的教師,要給學生做好示范教學。因此,教師的“教”就要清晰直觀、具有可見度。如果提前將習題和解題過程做成動畫,用多媒體以動態形式展現給學生,效果可見一斑。
4.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和有序性的作用。多媒體的展示往往字體鮮明,圖象清晰,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同時,通過教學過程的預先設置使課堂教學有序漸進,通過節約傳統教學中由于板書、繪圖和重復講解而浪費的時間,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從而加大了練習數量,加強了練習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有助于學生實現知識的強化。
二、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的幾個誤區及建議
1.過分追求多媒體課件華麗的形式,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能夠運用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表現手段來演示物理全過程,比傳統教學更形象、更鮮活、更直觀,所以常常導致有些教師濫用這些手段,使得課堂熱鬧非凡,但實際效果卻很不理想。過多、過強的聲音和動畫的刺激,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非重點的內容上纏綿和徘徊,而錯過了對重要知識的體驗和感知。因此,在制作課件時,對聲音、圖像不必一味求多,而應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選擇,使學生既能產生濃厚的興趣,又能把注意力始終吸引到課堂上來。
2.過分追求“短、平、快”,忽略學生思維所需要的時間停頓。學好物理最關鍵的是“理解”過程,物理學習必須通過思維活動的過程來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規律發展的過程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應把由于書寫板書而節省下來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足夠的時間內去停頓、思考和認知。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借助于計算機容量大、呈現快的特點,將教學內容全部由計算機包辦代替,自己成了地道的放映員,一張張幻燈片的快速放映,導致了學生記憶中暫留的時間太短,刺激不夠強烈,印象不夠清晰,學生往往在高亮度的大屏幕前不知所措,倍感疲勞,結果是多媒體不是引導學生思考,而是代替了學生的思考。
3.以多媒體模擬實驗代替實際實驗,動手能力得不到培養。學習物理的基礎就是觀察和實驗,學生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能夠提高使用儀器、準確度量的熟練程度,能夠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這是多媒體模擬實驗達不到的效果。所以,物理教學的動手實驗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物理教學中,決不能讓多媒體模擬實驗完全取代動手實驗,而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把多媒體模擬實驗與實際動手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
4.過度依賴多媒體,造成教師上課和學生學習上的惰性。過度依賴多媒體的展示功能,使得有些老師上課時從頭到尾只要按鍵或鼠標,課件就會順利播放。教學課件實際上成了一頁頁幻燈片式的屏幕放映,教師把教學課件當作了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工具,失去了教學能動性的發揮,教師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放映員;而學生在觀看幻燈片時,只顧好奇,對知識內容幾乎沒有什么印象,學生成了思維阻滯的觀眾,從而影響了思維的深刻性、發散性和周密性等,造成了課件牽著師生走的局面,教學效果自然無從談起。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