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潔
【關鍵詞】 幼兒;繪本;自信;心理健康;“西紅柿女孩”;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36—01
法國作家露荷·蒙路布寫了一本書,名叫《西紅柿女孩》。西紅柿女孩就是那種當眾講話就會害羞,心里撲通亂跳,臉紅得像西紅柿一樣的女孩。在幼兒教育中,害羞、膽怯、上課回答不出問題的西紅柿女孩(男孩)較多。那么,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們克服膽小、害羞的心理呢?針對孩子們共性的問題,我隨即想到上一節有意義的繪本健康教育課。
一、生活中的“西紅柿女孩”
新學期剛開始,我為孩子們準備了一首關于春天的優美詩—《春雨》。在集體教學的接龍游戲中,大部分孩子能按照要求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豐富地進行朗誦。而輪到其中一位小朋友時,她雙手搓著衣角,牙齒不停地咬著嘴唇,眼睛怯生生地看著我,半天不說一句話。這時,我想到了《西紅柿女孩》的故事,為了保護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急中生智,微笑著對她說:“沒關系,別害怕,老師小的時候,每次回答問題時,我就滿臉通紅,連衣服也在顫抖。”全班小朋友聽到這里,包括剛才哭鼻子的這個小朋友也破涕為笑!休息的時候和孩子們一起聊天時,他們紛紛說到自己有時也會有像這個小朋友一樣的問題。
二、解決策略
1. 借助繪本,緩解焦慮。適度的表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怎樣的孩子稱為“西紅柿女孩”呢?問題一拋出,全班炸開了鍋,頑皮的孩子們盡情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越說越開心,被自己精彩的答案陶醉了。
我收集了有代表性的解釋,然后公布了正確答案:“西紅柿女孩就是那種一講話就會害羞,心理通通亂跳,臉紅得像個西紅柿的女孩子,當然,也可能是男孩子哦!那么,你是西紅柿小孩嗎?有過西紅柿小孩的經歷嗎?或者你認識這樣的小朋友嗎?”一連串的問題激起了孩子們聽故事的興趣。
2. 分享故事,達成共鳴。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有趣的活動,促使幼兒能在活動中體驗到輕松、快樂和滿足。于是,我為孩子們帶來了《西紅柿女孩》的繪本。
我繪聲繪色地講著《西紅柿女孩》的故事,孩子們仔細聽著,故事講了一半,我與孩子們分析了米樂(繪本中的主人公)都在什么情況下害羞、害羞的表現是怎樣的?了解了孩子們平時遇到什么事情會像米樂這樣害羞、膽怯。通過交流,我發現原來不止一個小朋友有這個“弱點”,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害羞、緊張。我繼續與大家分享故事,而后說:老師要讓米樂小朋友明天在同學們面前背誦詩歌,大家猜猜第二天米樂會有怎樣的表現?孩子們想象著米樂第二天的表現,隨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的發展,孩子們的心與米樂緊緊相融!隨后孩子們還為米樂出主意,說出了很多克服緊張、恐懼心理的好辦法。
3. 順勢推舟,解決“西紅柿女孩”現象。幼兒階段是自主性、自信性等個性品質建立的重要時期,促使幼兒自主性發展,幫助幼兒建立起足夠的自信,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我想借助這個繪本故事,解決我們班的“西紅柿女孩”遇到的問題。于是我神秘地說:“我們班也有一個可愛的西紅柿女孩,大家能幫助她解決害羞、膽小的問題嗎?”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言,個個眼中充滿友善。片刻,受到鼓勵的劉菁玉慢慢起身,我走到她身邊,輕輕將她摟在懷中,用堅定的語氣鼓勵她說:“你一定能像米樂一樣戰勝自己的,加油!”隨后我用手輕拍她的肩膀,并向她投去鼓勵的眼神,一秒,兩秒,三秒,只聽教室里傳來輕柔的聲音, “滴答,滴答,下小雨了,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
良好的感受和體驗是幼兒形成安定、愉快情緒的基礎。這聲音從小到大、從凝滯到流利……
4. 家園協作,快樂成長。在接下來的延伸活動中,孩子們都希望來飾演《西紅柿女孩》的故事,孩子們根據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在表演中學會移情,感受著不同人物的心情,通過游戲的形式學會了理解、同情和尊重。
活動后,我還要求家長以“兒時那些事”為主題,講講自己兒時每每遇到各種不同情形下的膽怯、羞愧、懦弱的表現,后來是如何戰勝自己,成為一個出色的爸爸、媽媽的!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講述中逐漸放松心情,分享著爸爸媽媽成長的經驗。通過家園、師幼的配合,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自己戰勝緊張、羞愧的小辦法,每個孩子都從中收獲了屬于自己的禮物——溫暖、勇敢、鼓勵、尊重、理解。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