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鴻
摘 要:體態語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模仿,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不僅要懂得課堂教學規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還須關注每一位學生,運用一定的組織藝術,努力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必,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關鍵詞:小學教學;體態語;課堂教學;教學效果;教學方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應該僅僅重視有聲語言,還要注重體態語,通過表情、手勢、姿態、眼神等不同變化來傳情達意。我們的教學中如果多使用一些體態語,這會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傳統的教學是把學生看作是被動接受的容器,其結果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排斥。假如我們加上體態語上的教學,它會永遠留在學生的身邊,這樣的教學效果不是更好嗎?我們平常的小學課堂教學中,大多只注重語言及黑板等教學用具、教學媒體的運用。基本不太重視教學中的體態語。其實體態語在教學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研究資料表明,在信息的傳達中,說一句話,詞語只表達了百分之七的內容,聲音占百分之三十八,余下的百分之五十五則來自說話者的姿態、表情和動作這些體態語,所以體態語在教學中顯得非常重要。更為重要的是它還負載著許多新的教學思想。課堂上體態語大致可分為眼神和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身體姿態、肢體接觸等,合理地運用它們,具有不凡的教學意義。下面我就這四點進行逐一分析。
一、眼神和面部表情
富于變化的眼神和生動的面部表情,有許多奇妙的功效。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老師上課時的目光應該是讓每個學生都覺得老師在看著自己,在和自己說話。比如面含微笑、用親切的目光掃視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會解除課堂的壓抑,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學習;有助于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神色凝重,用嚴肅的眼神注視課堂上行為失序的學生,給他們適時的提醒或警告,可能會及時中止不良行為,消除影響課堂的不利因素,同時可以消除公開點名的尷尬,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還可以避免中斷教學進程,避免了對其它同學的影響,不致中斷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地把心中的真摯和誠懇、信任和鼓勵、贊美和肯定用眼神和面部表情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引導課堂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以下提出一些學生認為的好老師的面部表情:
(1)時時面帶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
(2)要專注,用心聽取學生的發言或朗讀,給學生以自信心。
(3)要真誠、親切——使學生感到親和力,而不是壓迫感。
(4)盡量避免皺眉頭——給學生以愉快的心情。
(5)避免板著張臭臉——久之,會讓學生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厭學。
(6)不要常對學生表現灰心、失望的神情:這樣會打擊學生信心,導致自暴自棄。
以上這些中最明顯的就是「笑容」,它可以增進人與人間的和諧,且有鼓勵、支持的效果,老師帶著笑容和顏悅色的上課,也能帶動學生快樂的情緒,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手勢動作
手勢動作是體態語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教學中的作用主要有兩點:
1.是輔助口語意義的表達。
有經驗的教師善用多樣化的手勢,口中侃侃而談,兩手隨著語義情不自禁地做出一些動作,輔助傳遞信息。這既強化了語義的表達,又給人留下了生動的形象,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2.調控課堂。
如當學生有精彩表現時,教師展開雙手作鼓掌狀,誘導學生共同贊許,這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給學生以熱情的鼓勵;當教師要求全體學生停止討論,保持課堂安靜時,可雙手前伸,作下按動作,學生便會心領神會地安靜下來。尤其當師生間相處較久、彼此熟悉,手勢語的作用更明顯:如有的伸出食指,豎立于口唇中部,學生便立刻明白要保持安靜;有的緊握拳頭在肩膀前用力晃兩下,學生便明白是在加油鼓勁。諸如此類的默契配合,增強了師生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且用形象刺激學生視覺,給學生生動的印象,比口頭語言傳遞的信息更有效。
老師教學上手勢的運用也反映教師在工作上的投入程度。通過以上說明我們大致歸納出以下幾種使用手勢的基本原則:
(1)應展開雙臂,手指合攏--能顯得大方,有精神。
(2)手勢動作自然,不夸大,不做作。
(3)依身材決定手勢大小。身材嬌小者宜放大手勢。
(4)手勢應多變化、但也不要太過頻繁,讓學生眼花撩亂。
(5)不做手勢時,雙手可自然垂放于身體兩側。
(6)教師應避免自己習慣性的小動作。
在運用手勢時要注意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鼓勵、肯定、贊揚等正面意義,讓學生體會到作為學習主體的價值。
三、身體姿態
身體姿態也是一種體態語,美科學家瓊斯認為它是身體語言最外顯的表征,學生可以直觀而快捷地由教師的身體姿態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解讀教師的內心情緒。與學生交談時,身體宜稍微前傾,表示尊重學生及愿意傾聽的接納態度,并能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宜偏肩歪頭,松肩曲背,顯得神情沮喪、萎靡不振;走路姿態應平緩穩健,果斷自信,不應搖搖晃晃,猶豫不決,給人優柔寡斷之嫌。良好的身體姿態是課堂上頗為有效的“身教”手段,教師應充分利用它來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
四、肢體接觸
教學活動中,教師的體態語是輔助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彩屏,教師應充分利用它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詮釋自己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完成時代賦予教師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 張治中.數學課堂中體態語教學淺談[J].科技經濟教育,第11期2012.
[2] 柳淑英.體態語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第04期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