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如果想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效率,增強語文教學的文學性,陶冶學生情操,就必須要追求教學語言的情感美和音韻美,用美的語言來塑造美的課堂,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課堂
教學語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量,良好的教學語言有利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幫助他們養成認真學習的態度,提高語文的學習成績。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好教學語言,結合小學生的具體情況,關注他們思想價值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本文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況,分析課堂教學語言的應用方式,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 課堂教學語言有哪些要求
第一,教學語言應該注意簡單凝練。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能否運用好教學語言,直接與課堂教學的效果掛鉤。所以教師應該重視教學語言,做到簡單易懂,并且能夠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不要多說無關緊要的話。通過深入淺出的模式啟發學生,促使學生能夠積極的思考。
第二,教學語言應該具有感情。小學語文是一門對教學語言要求很高的學科,如果不能用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不會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課堂中通過驚異或者高興的角度,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探討欲望。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帶著問題去思考,更好地將知識融會貫通。
第三,要注意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語言,這樣才能清楚有效的向學生講解課本上的內容,學生自然記憶的更加深刻。
二、 如何運用教學語言
(一) 創新語文語言導入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沒有重視語言的運用。課堂教學枯燥無聊,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高,同時,小學生也會產生厭煩語文的心理。所以教師應該合理創新語言導入課堂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通過“同學們,你們認識烏鴉這種動物嗎?”“烏鴉是什么模樣?”這些問題來讓學生積極回答,同時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讓學生觀看與烏鴉相關的視頻、圖片資料。接著教師可以詢問,你們知道烏鴉是怎么樣喝水等帶著疑問語氣的語調來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幫助想出喝水的方式。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之后,教師通過“今天帶領大家一同看看烏鴉究竟是怎么喝水”等話題,進入課文的學習當中。通過這些方式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對學生學習的幫助很大。
(二) 重視課堂語言的作用,提高學習質量
采用簡單清楚的問題進行引導,能夠讓小學生將語文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使他們更加深入的掌握,明白課文知識的意思。例如,在學習《狐貍與烏鴉》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烏鴉是什么原因才失去了肉?”等問題,讓小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深入探討。這樣隨著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來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分析的方式,可以快速地幫助他們了解課文。需要注意的一點,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應該結合小學生的知識水平,不能一開始就太過困難,不然會影響到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選擇從簡單開始,逐漸走向復雜的詢問方式,跟著老師的問題掌握教學內容,還能通過“如果你是這只烏鴉,應該怎么做?”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換位思考的能力。
(三) 運用心理鼓勵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好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心理激勵,鼓勵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創建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環境。同時,教師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學知識,了解小學生當前的心理狀態,采用正確的方法來指導他們學習語文知識。小學生對于表揚有種強烈的感情,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教師可以針對這個性格特點,在課堂上多進行贊揚、鼓勵。比如采用“這道題你答對了,表現得真棒。”“你好聰明啊!”之類的話語,使小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減少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感,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
除了這些以外,教師自身需要通過多讀書的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涵養,不斷豐富自己,加強對教學語言的把握和運用。在平常生活當中,教師應該多觀察身邊的事情,感受生活當中蘊含的美,并且用簡單的語言分享給學生,讓學生明白語文與生活之間有著不可斷絕的聯系,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四) 合理利用語言的啟發性和生動性
教學語言的啟發性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的啟發性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思考問題,并且在思考的過程中掌握語文當中的知識,從而促進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提高。對于教師而言,發揮啟發性不僅要抓住關鍵,還要進行知識的延伸,達到活躍學生思維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巨人的花園》一文中,通過孩子的角度,提出相應的問題,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借助啟發鋪墊的形式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教師富有生動性的語言,可以加深課堂教學的良好氛圍。生動的語言能夠讓學生更加喜歡語文,并且愿意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目的。同時,語文知識有的時候比較難懂,導致許多學生對教學內容無法做到充足的理解,這時需要教師用生動的語言來講解復雜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 結語
用美的語言來塑造美的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教學的時候注意對語言的準確使用。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熱情,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通過創新語言導入方式,重視課堂語言作用,通過心理鼓勵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打造出優秀的課堂學習氛圍,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語文當中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李學欣.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把握和運用能力[J].才智,2015(1).
[2]李瑩瑩.淺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1).
[3]高超.試論教師運用課堂評價語言的問題及其影響——以小學語文為例[J].當代教育科學,2014(21).
[4]潘文杰,尚雪嬌.論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藝術美[N].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0).
作者簡介:朱偉麗,浙江省麗水市,浙江省青田縣臘口鐵資中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