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作為我國教育必修科目,在中學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習語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和修養,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因此語文教育受到我國高中院校的普遍重視。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本文旨在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化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索,發揮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意義,進而通過合理的措施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的方方面面。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育;傳統文化滲透;思考
一、 引言
中國作為世界上的文明古國之一,擁有燦爛的文化底蘊。21世紀以來,中國繼承傳統文化的優勢與現代科技聯系在一起,在教學中將先進的思想文化與傳統文化共同傳遞給學生,學生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在未來的發展中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揮其重大價值和意義,全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高尚品德。高中階段使學生身體和心理發展重要的階段,在此階段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更顯重要,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的方方面面,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
二、 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情感熏陶程度不足
當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主要通過將古詩文、詩歌等內容用背誦的方式進行傳授,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吸收,反而會引起學生對教學產生反感。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教師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和講解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去,引導學生學習,拓展學生文化的深度和廣度,加深學生對古詩文和文言文等內容的了解,從而上升學生文化思想層次,將傳統文化的精髓充分吸納,培養學生文化情感,進行全面熏陶培養學生文化素養。
2. 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課本依賴性較強
傳統文化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文言文內容深奧難懂,書籍中對該內容的講解細致程度不足。于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文言文解析等書籍依賴性較強,通過這種書籍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速度,但對于文言文等傳統文化的理解方面和獨立思考能力上產生影響。對于教學中存在的這一問題,教師應積極地應對,采用合適的措施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的精髓和重要意義。為學生學習提供有效幫助,解決依賴問題。
三、 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有效途徑
1. 充分挖掘教材中傳統文化精髓
傳統文化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為全面加強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挖掘教材中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意義和作用。對于文言文和古詩文等教材中傳統文化的主要觀點和相關內容將其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師應將傳統文化中存在的底蘊和價值重點傳授給學生,并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文化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例如,《鴻門宴》這篇文章關于鴻門宴中座次的講解中,我選擇幾個學生作為教材中的幾個人物進行座次的安排,古代吃飯過程中有身份高低之分,根據身份安排座位,其東為尊,西為低。對于文章中項羽、范曾和劉邦等人物進行細致劃分,讓學生充分了解這樣安排座位的意義。從而將古代文化深入地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全面了解文化的內涵。文章中,除了對人物性格特征進行學習還學習了古代飲食文化和座位安排文化,培養良好的文化素養。
2. 創設人文教學環境
傳統文化一般是以經典的文學作品來展現,而高中生的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對于經典的文學著作的閱讀量較小。因而對于傳統的文化了解較少。教師要對這一存在的問題全面的反思,如何將傳統的文化滲透在語文教學當中。真正發揮語文這一學科的魅力。語文不僅僅可以作為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傳統文化表現的一種外在形式。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可以實現傳統文化教育。在這一教育機制的實行過程中,不僅僅要將課文中的內容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還要將其進行深層次地延伸。從而使學生全面地了解傳統文化的底蘊。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根據其所講的內容,將一些相關的描寫蓮花的文言文比如《愛蓮說》。或者古詩《蓮花》中贊揚蓮花品質的經典語句等等進行引用教學。借助于這些來幫助學生體會荷塘月色中的美麗景色。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還可讓學生學習傳統古詩詞所表現的文化。進而提升文化素養。
3. 完善教學方式
利用古典的文言文或者詩詞進行傳統文化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但是,如果僅僅運用這一種方式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在內容上可選取的題材具有一定的限制,在教學方式上,較為單一枯燥。因此,教師還可選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來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例如: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賈寶玉挨打這一章節中,當王夫人聽到這一消息后,按照傳統的禮教,應該先向賈母匯報。但是必須得先經過仆人的通報。在得到允許后,方可進入賈政的書房。這一描述反應出了古代的封建社會的傳統觀念。但是文章卻描述了王夫人急忙穿著便衣來不及向賈母匯報。這樣的慌亂急切的場面,深刻地描寫出了王夫人愛子情深的心情。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古典名著中傳統文化的了解,還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四、 結論
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承對時代的發展至關重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也成了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我國對于教學內容的變革,將大力發展傳統文化放在教育事業的首位。因此,教師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與策略,將傳統文化全面地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在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時,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意識。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與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曉燕.高中語文教學要體現語文的核心價值[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48.
[2]吳文禹.論高中語文教學對學生文學底蘊的塑造[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26-29.
作者簡介:
楊尉蘋,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