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場所,然而在當下的課堂教學中,各類低效教學行為和現象頻頻發生,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學到相關知識及掌握相關技能,長此以往,不僅會損害學生的學習效益,而且還會引發學生家長乃至社會層面對學校教學效率的嚴重關切,呼吁借新課程改革之契機打造優質教學課堂的聲音愈加強烈,使得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當前各個學科教研的重要課題之一。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也同樣存在著低效行為與低效現象。針對此,作者從當前體育課堂教學現狀及學科教學有效性等相關內容分析入手,探討初中體育學科有效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有效教學;低效;策略
構建有效課堂,不僅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學科教學的本質所在。當前,包括初中體育學科在內的各學科教學課堂都存在一個較為顯著的問題,即課堂教學低效高耗,教師與學生各自都很辛苦,然而實際收到的教學成效卻十分微小,更有甚者還出現無效的情況,這對于學習負擔本就沉重的初中學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在初中教育中設置體育課程的初衷,除了教給學生一定的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以外,也在于強健學生體魄,助其實現學習減壓。為此,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更應當注重教學的有效性。
一、 有效教學的含義
在探討如何構建初中體育有效教學課堂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有效教學”的具體含義。所謂“有效教學”,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指教師素養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同步提升;二是指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方式、方法等得到有效改善與提高;三是指學生思維得到充分活躍,從而實現身心全面發展。在初中體育課堂中,有效教學特指通過開展體育課教學,使學生身體更加健壯,思維更加敏捷,頭腦更加清晰,同時促進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成效。在探索如何構建初中體育有效教學課堂的策略時,應當明確其策略體系需涵蓋教學氛圍、進度、成果等三方面。
二、 初中體育課堂低效教學課堂現狀
從當前體育課教學現狀分析得知,其課堂低效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散步課堂
不可否認,在我國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存在“散步課堂”的現象。教師在開始上課時,讓學生進行幾分鐘的熱身活動之后,就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這時,男生則選擇加入籃球、足球等運動中,而女生則往往三五成群,一邊散步一邊聊天。體育教學課堂淪為“自由活動課”和“散步課堂”。
(二) 體育器材陳舊
當前,初中的體育器材種類與數量都不在少數,但器材的質量卻令人堪憂,存在大量陳舊的器材和設備,其中還有不少的體育器材已經出現損毀的情況,加之學校不注重及時更新體育器材,致使學生使用器材規范性、安全性等不高,進而引發體育訓練低效現象發生。
(三) 體育課時較少
在初中教育中,體育課時安排大多為每周一節體育課。由于初中生學習壓力大,課業繁重,且部分教師、家長不重視體育學習,因而在鄰近期中考或期末考階段,時常會發生體育課被主課侵占的現象。體育課時安排較少,教學時間得不到保障,這也是導致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低下的重要影響因素。
三、 構建初中體育有效教學課堂的策略建議
綜合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及作者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以下幾點有助于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課堂有效性的策略,以期改進當前體育高耗低效教學局面,進一步優化初中體育教學成效。
(一) 優化講授策略
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有其特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為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及其家長,都應當重視體育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的講授策略是否得當則極其重要。為此,教師要善用講課策略,對體育相關概念、常識、動作要領等都應當進行詳細講授。具體教學中,應當做到:一是詳細講授動作要領,用語言描述每一步應當如何操作,使學生腦中能夠初步掌握具體動作;二是加強概念講述,讓學生深刻學習體育知識;三是注重運動風險講授,使學生了解運動過程中容易發生的危險問題,并教會學生在遇到危險時如何自救、自護。
(二) 使用提問策略
在具體教學中,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動作,這時,學生一般會選擇求教老師。在對學生進行糾錯解疑時,教師要積極使用提問策略,使學生在掌握正確動作的同時,思維也能快速運轉起來,從而更好、更快地學習與掌握相關體育知識及技能,并更喜歡參與體育訓練。
(三) 積極示范與演示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自主訓練固然重要,但教師的示范與演示同樣不可或缺。在構建初中體育有效課堂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示范法與演示法進行教學,通過教師慢動作示范,或者借用影像手段演示,加深學生印象,使其更加快速地學會體育動作。如在教學打板羽時,教師先是自己示范,再讓做得好的學生為其他學生示范,通過這一方法,使得全班所有學生學會打板羽的速度與標準度都有了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書增,莊亞芳,林業,金燕.初中體育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的研究——以上海市F中學數學教師為個案[J].上海教育研究,2010,3(08):63-68.
[2]趙敏倉,何爽,李瑞,黃洪波.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以渭南市杜橋中學“261教學模式”為例子[J].學苑教育,2012,5(12):32-40.
作者簡介:
黃成靜,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第五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