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平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水平的高速發展,信息網絡已經逐步滲透進人們的生活,影響地位顯著上升,眾多網絡媒體得到了更廣闊的施展平臺,發展趨勢日漸趨于多元化。這也就導致人們的生活觀念和方式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越來越講究信息的方便快捷、短小精煉,“微時代”由此產生。基于這種社會背景,“微教育”成為我國大部分高校在目前階段發展中的首要選擇,為傳統的高校教育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需要高校輔導員取其精華,摒棄糟粕,迎合現代學生的發展需求,積極展開“微教育”。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微教育;方法策略;探析
引言:
“微閱讀”、“微電影”、“微動漫”……仿佛在悄無聲息之間我們就被卷入了“微時代”的發展潮流中,不僅影響了信息傳播和人類溝通生活的形式,也為我們汲取知識,豐富閱歷開辟了新的途徑。這也就為現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巨大的影響,為了使這些個性鮮明的高校學生更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就要使教育內容更貼近他們的生活,最大限度上滿足他們的真實需求。為此“微教育”的實施,使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得到了創新,為高校輔導員的教育工作質量和水平提升,增添了良好的助力。
一、高校輔導員實施“微教育”的必要性
傳統的高校思想教育中,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理想道德,以及愛國主義思想的終身教育,我們不能否認它的重要意義,但是也同樣需要注意,這一教育模式確實缺乏時代特征,與現代社會的發展大背景是不相融合的。因此高校輔導員必須將這種灌輸激勵的課堂教育加以革新,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運用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打破傳統教育方式的桎梏,使高校教育能向著更高層次上不斷發展。
“微教育”可以讓高校輔導員將教育過程和時間碎片化,借助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微”載體,通過手機、電腦等網絡形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教育工作。而且不同于課堂上生硬死板的教育,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提高他們的配合程度,能夠在潤物細無聲的情況下完成教育目標,既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問題防患于未然,又能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敲下實錘。
除此之外,不同于傳統教育不斷加大教育成本,卻依然取不到顯著的成效,“微教育”可以幫助高校降低很多教育成本。相對傳統思想教育工作來說,微教育的主要載體是網絡,更便捷而且能有效減少教育在人力和物力上的資金投入,也更加及時,覆蓋范圍更大,教育效果更明顯。也能加大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號召力度,增強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配合度,以及對輔導員的信服度,發揮“微教育”的有效價值。
二、“微教育”在高校輔導員教育工作中的挑戰
(一)微載體的難控性。
俗話說的好,網絡是把雙刃劍,既然有利當然就有弊,所以無論是微信、微博還是QQ等載體,都具有很強的難控性。即便是相關的網監部門建立了專門的督查監管辦公室,對媒體上發布的文字音頻等信息進行實時的監控和督查,但是因為技術畢竟有限,所以很難對上億的用戶進行有效的實時監管,部分不良信息肆虐橫流,大部分學生受到了嚴重影響,為高校輔導員的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
(二)教育內容成效不高。
雖然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微課堂,各種微閱讀、微信公眾平臺也都日漸完善,但是從教學內容上成效并不顯著,教育效率明顯不高。因此,亟需高校輔導員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教育內容設計的豐富生動,貼合的學生的實際需求,讓他們更樂于接受,樂于配合,最大限度上提高輔導員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
(三)輔導員的技術水平不高。
“微教育”為高校輔導員帶來了很多便利和優勢,但是同時也對他們形成了挑戰,不僅要及時全面的掌控學生思想動態,還要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并且對涉及到的微博、微信等微載體要熟練操作。而且還要注意攔截網絡中的垃圾信息,努力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和理想,教會學生抵制不良誘惑,積極弘揚正能量。
為了盡快完成這一目標,高校不僅要擴大師資力量,還要及時對輔導員們進行培訓,包括對微媒體的簡單操作,對信息的選擇發布,對圖片音頻的巧妙處理,以及微課件的精準制作。如果輔導員發布的教育內容,不夠精彩,不夠豐富,就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自己的言行產生信服,導致“微教育”失去本身的有效性,因此對輔導員定期培訓考核,是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的。
三、“微教育”在高校輔導員教育中的開展策略
(一)關注學生的點滴,做好防微杜漸。
對高校學生的教育工作必須要有前瞻性,對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加強防范措施,根據學生日常行為和情緒波動,在不良思想剛有苗頭的時候就采取有效的抑制手段,防止進一步的發展,做到真正的防微杜漸。再者就是做好平常的教育工作,不至于讓學生產生不良的思想,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更能避免學生犯錯的發生,也是就所謂的防患于未然。
因此,高校輔導員必須要關注學生的點滴日常,以微見全,掌控思想教育的主動權。因此當代的大學生很多都是九零后的孩子,他們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主觀意識強,思想也更為開放,所以他們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包含著相應的情感訴求。輔導員要熟練掌握這些信息反饋,并充分合理的利用起來,以便于日后的教育工作可以更有針對性,更順利。例如,學生都喜歡將自己最新的動態和情感,利用文字、圖片、個性簽名等,在微信、微博上更新,這些微小的內容都在傳遞著學生豐富且真實的想法和需求。輔導員將這些碎片化的消息收集整理起來,就會直觀清晰的發現學生的情感思維,挖掘學生潛在的思想問題,有效增強高校“微教育”的前瞻性。
(二)融進學生的生活,利用好微語言。
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的必要工具,是教育順利實施的有效前提,因此根據當今的時代背景和學生的愛好需求,“微語言”是拉近師生距離,讓輔導員真正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最佳途徑。可以讓輔導員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的世界,博得學生的認同和好感,借助現在流行的“凡客體”、“甄嬛體”、“文松體”等大家熟知的文體,這些特點鮮明、短小精煉的語言,更生動形象,活潑有趣,并且還圖文結合,聲情并茂,完全符合當代學生的胃口,能有效打破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滲透思想教育的時候也就更容易被吸收。
(三)傳遞實效信息,充分借助微載體。
既然我們都處在“微時代”中,那么無論是輔導員還是高校學生,都是網絡信息和知識的傳播者和發布者,因此就更需要注意信息傳遞的實效性,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借助“微載體”展示自我。因此,高校輔導員可以充分借助微信、微博等載體,進行思想教育,利用好這兩者之間的特點:微信是相對私密的閉環交流方式,注重好友之間的深入交流,而微博是開放式的廣泛傳播,是樹立偶像形象收獲粉絲的傳播互動平臺。將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既可以樹立輔導員的榜樣形象,做到言傳身教,引導學生正確的行為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和價值觀念,又能熟練掌控學生的舉動,及時主動的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干預,防止他們不健康思想的滋生。
除此之外,輔導員還可以利用微電影、微小說進行微教育。微電影時間短,主題鮮明,既不會占用學生過多的時間,又能讓學生更快的掌握內涵思想,受到鼓舞。微小說是新型的網絡文學形式,在大數據信息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冗長枯燥的文字信息更容易讓讀者疲倦,所以微小說憑借自身簡潔內涵、意蘊豐富的優點迅速取得了學生的青睞。輔導員可以讓學生自己創作一些主題積極的微電影和微小說,然后參與競賽,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育工作中來,在此過程中還會發現自身缺點,進行自我糾正完善,用自己的精神去感染更多的人。
結束語:
根據以上的種種論述,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微時代”已經全面占據了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這是一種必然的社會發展需求。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也要充分滿足學生的愛好和訴求,以微信、微博、微電影和微小說等等載體為基礎,深入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從內心和思想上進行“微教育”。在教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摒棄網絡信息的不良誘惑,確保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積極傳播正能量,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中辦國辦印發《意見》 :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N],人民日報, 2015-01-20(1).
[2]劉欽江.“微時代”高校輔導員的“微教育”研究[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 29(2):19-21.
[3]錢入深. 高校輔導員“微教育”研究[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7(3):75-77.
[4]吳春巖,史文梁. 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教育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5]何媛媛, 范志輝, 侯磊,等. “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及對策研究——以云南財經大學為例[J].中國電子商務, 2015(1):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