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
摘 要:文章討論了原型理論的定義和特點,利用原型理論來解釋詞義的擴展,分析了詞義的三種擴展模式,探討如何運用原型理論進行英語多義詞詞匯教學,以提高學生對多義詞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
關鍵詞:原型理論;多義詞;運用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原型范疇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心理學家Eleanor Rosch提出的一種新的概念構建模式。他通過對焦點色等的大量實驗研究發現,范疇是憑借典型特征建立起來的概念;大多數的范疇成員不能滿足充分必要條件,詞的定義不可能用一組語義完全概括;范疇成員有典型和邊緣之分,彼此間有程度差異;范疇成員之間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它們構成一個連續體;范疇的界線是模糊的。由此可見,原型理論體現了語義的一種向心力,其核心意義源于對范疇內所有成員共同特征的抽象。接近核心意義的詞具有顯著的原型特征,可視為典型成員,其他的則可稱為非典型成員或邊緣成員。在范疇化過程中,范疇的典型成員通常具有認知上的“突顯性”。它們最容易被儲存和提取。
原型理論對多義詞詞義擴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解釋。原型范疇理論認為,詞或概念是以典型即最佳實例的形式儲存在人的頭腦中的。人們在理解一個詞或概念時,主要從典型開始,多義范疇就是一個以原型意義為中心通過隱喻、轉喻等認知機制不斷向外擴展的結構,其范疇成員之間常常通過家族相似性聯系在一起。原型理論的解釋符合認知語言學的觀點,即多義現象是通過人類認知手段由一個詞的中心意義或基本意義向其他意義延伸的過程,是人類認知范疇化和概念化的結果。
關于詞義擴展模式,Lakoff總結了三種結構:連鎖式、輻射式,以及較為復雜的連鎖和輻射相結合的方式。
1.連鎖式
連鎖式,是指詞的意義的變化就像鏈條一樣,環環相扣,每個派生詞只跟它前面的詞有語義聯系,最終變化產生的意義與初始意義之間似乎看不出有直接聯系。如treacle一詞,其原意為“有關野獸的”,其引申義依次為:用于醫治毒獸的咬傷的解毒紙→任何解毒藥或特效藥→一干藥糖劑或糖漿或糖蜜形成出現的藥物→泛指糖漿。
它最后引申出的糖漿的意義似乎和它的原義“有關野獸的”一點關系也沒有,它表明在詞的多義化過程中,其他意義是逐步脫離詞的原型意義發展而來的,或者說是在其前一個意義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連鎖趨勢體現了詞義范疇的開放性特征。
2.輻射式
輻射式,是指以詞的中心意義為基礎來引申詞義。詞的初始意義像輪子的中心,而派生意義就像輪輻向四周擴展,但又各自獨立存在。如power一詞,其中心意義為“能力”,而其他意義有權力、力量、能力、動力等,其輻射趨勢體現了詞義范疇的向心性特征。
3.連鎖和輻射相結合的方式
對于義項較多的詞匯,其語義的擴展呈現出更為復雜的形式。由于隱喻和轉喻等認知手段的使用,這些詞義的變化是“輻射型變化交織著連鎖型變化,連鎖型變化又交叉著輻射型變化”。
教材中所列詞匯的意義通常是根據文章的語境來編寫的,只給出了一兩個,這些意義有的是詞匯的原型意義,有的不是。根據原型理論,我們把那些使用頻率最高、最為典型、最能代表此語義范疇中的具體而非虛化的意義確定為原型意義,即核心意義。
另外,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利用文中的例詞向學生呈現其他意義是如何運用隱喻和轉喻機制從原型意義擴展的,如果能把多義詞各個義項之間的聯系建立起圖式,將更直觀和立體,對學生識記單詞也更有利。
多義詞學習是外語學習者的一大難點。即使詞典里列出了很多義項,也不可能窮盡,因為語言意義具有語境變體性。因此,教師在進行具體的詞匯教學時,如果能指導學生如何辨認詞的原意義,并對多義詞的各個義項的有機聯系進行分析和聯想記憶,對于提高學生多義詞詞義的準確理解、記憶和運用能力是十分有幫助的。
[1]段建忠.多義詞學習的內在規律[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6(5).
[2]劉 川.基于原型范疇理論的英語多義詞習得研究[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