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然
摘要: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其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本文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分析與研究,同時又針對文化差異給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相關方面的闡述,并對此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意見,希望可以對日后的高中英語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文化差異;文化意識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與壯大,目前對于商務、外事等方面都已趨向跨文化交際的方向發展。對此,語言文化的學習已然成為了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首要目標。目前我國已非常重視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而對于培養高中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來說,英語閱讀教學是提高其語言交際能力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由于語言與文化兩者之間一直都是緊密相關的,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中融入一些文化知識是學生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路徑。因此在進行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要帶領學生從文化角度進行深度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學生更精準的理解文章的內容,從而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能力及綜合文化素質。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高中學生在對語文閱讀理解方面經過多年訓練也獲得了能很多的經驗,盡管這些經驗對其英文材料的閱讀分析會提供一些幫助,但是由于西方人的文化與思維習慣同中國相比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文章結構上英文與中國語文也是大不相同的,這讓我國的高中生認為英語文章閱讀起來遠比我國的語文閱讀要要難的多。對于漢語來說,即使是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閱讀英文文章時也會經常遇到一些來自各個方面的問題。由此可見,在對于西方人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都沒有一點了解的情況下,學習英語真的很難,即便是沒有生詞,且英文句子的結構了解得很清楚,但是在中國高中學生的頭腦里仍然會覺得語句沒有邏輯性,也就是說仍然翻譯不出其中的意思。因此在我國高中學生學習英文的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對于英語習語的真正意思不能被理解。很多高中生都認為在閱讀英文文章時,對其文章中的每個單詞入語句進行逐一翻譯理解是提高閱讀能力最有效的途徑,甚至也是這樣進行語言訓練的,最后導致絕大多數學生都將文章的文化背景忽視掉,結果被理解后的文章與原文所要表述的意義大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學生認為英語閱讀理解難的真正原因,并不僅是在于各別學生語言基礎或詞匯量不夠造成的,而主要原因往往在于學生們對于西方文化背景等相關知識不夠了解。
二、文化差異對高中英語閱讀的影響
語言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文化差異的影響,因此可以說是文化差異影響了高中學生對英語閱讀材料的理解程度。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聯想意義
中西文化的歷史淵源各不相同,因此中西方國家的人們即使是對同一件事物,他們的理解與看法也各不相同。例如“龍”,中國的龍在古代象征著帝王與權力,因此在古代帝王所用的物品上均有龍的圖案,到了現代龍被中國人認為是傳統的神圣之物,寓為吉祥這意,因此在中國成語里有“望子成龍”等習語。但是在西方國家,“龍”被他們描述理解為是帶有犄角與翅膀,而且會噴火,會傷害人類的殘暴怪獸,在西方國家的習語中會把龍喻為是兇狠的壞人,因此如果你對西方國家的人說“1 wish your son to be a dragon”他們一定會生氣。
(二)語句層面
文化差異造成的障礙不僅存在于詞匯層面、同時也存在語句層面,例如諺語、典故以及習語等。例如文化中的習語,在英語里習語被使用的頻率非常高,而卻給帶中國的高中生帶來了很大的閱讀障礙,舉個例子,在短語“The world was my oyster...”中,從詞匯的字面意思上翻譯就是世界是我的牡蠣,而它的真正涵義其實是生活里充滿無限可能,在這個世界我可以做任何事,也許可以在牡蠣中找到珍珠。因此這句英語短語在西方習語里還可以簡單譯為“世界就是我的盤中餐”。
(三)成語典故
語言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其文化表現的一種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其國家文化發展的產物,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對此每種語言中都著特定的詞匯、成語典故等,這對于非本國母語的學習者來說,在學習其語言時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障礙。
三、培養學生的英美文化意識
(一)重視文化差異
學生對材料的閱讀,不其實應該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相互交流的過程。語言在傳達了文字內容的同時,也傳遞著相應的社會信息。通常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語言風格而了解他的社會及家庭背景。在閱讀中西方國家的政治歷史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體現出的文化差異很顯而易見,但是對于對于思維方式、價值觀、道德觀等方面體現出來的文化差異就需要老師先進行認真分析體會然后再同學生分享。因而想要使高中生的英文閱讀能力有所提高,只靠積累詞匯量及精通這門語言本身是不行的,因為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對其西方國家的文化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不斷培養高中生的文化觀念,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同時也為跨國文化交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文化導入的方法
在高中的英語閱讀課堂上,還可以采用各種教學資源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相應的拓展,可以搜集一些與閱讀材料主題相關的材料。例如,在講到美食時,閱讀材料就會有外國餐飲文化;講到美國,就會有移民及種族歧視等相關的閱讀材料來體現出西方人的價值觀等。而進行詞匯教學過程中,也要對文化教育進行重視,在西方國家英語詞匯經過長期使用已經被賦予豐富的內涵意義,在進行詞匯教學時,要先將中西方文化上的存在的差異進行比較,以便于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時可以真正理解文章的涵義,能夠正確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國際交際,從而達到詞匯教學的真正目的。
(三)挑選閱讀材料
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那么在挑選閱讀材料時,盡量要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而且在挑選時還要顧及到學生的生活經歷,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同時,高中生在進行閱讀時還可以擴大自已的閱讀范圍,以此積累更多領域的文化知識,通過閱讀時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比較,來提高學生的對西方文化的熟悉程度,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結語
閱讀是讀者通過文字來獲取作者想要表達的信息,是讀者與作者思想交流的過程。而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往往成為了我國高中生在英語閱讀理解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障礙,因此,要解決這個障礙,就一定要培養高中生的文化意識,從而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真正意義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