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汝麗 于成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一線教師創新出很多新的教學方法。要想保證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方法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本文將簡單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和情境教學模式,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情境 創設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161-02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應用情境教學方法。良好的情境教學可以激發小學生求知欲望,拓展其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一、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現階段大部分數學教師都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按部就班地講課,向學生灌輸相應的數學知識,很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并不感興趣,更談不上充分消化課堂上教師講解的數學知識。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積極創新,創設教學情境,構建情境教學模式,從而解決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的種種問題。
二、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和情境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積極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
知識源于生活,數學知識也同樣如此。所以教師講解相應的數學知識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創設出同知識點密切相關的一些生活情境,這樣學生就能更容易理解知識,并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1]比如講授分數相應知識點的時候,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理解幾分之幾的意義,并能夠讀寫分數。該知識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創設同生活緊密相關的情境。比如,教師可以提問:“你們喜歡吃蛋糕嗎?”學生們就會高興地回答喜歡。教師繼續提問:“那你們過生日的時候,是怎們跟家人一起分著吃蛋糕的呢?”然后學生就會回答將蛋糕切成幾塊,每人分一塊吃。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蛋糕,然后利用彩色粉筆將蛋糕平均分成6份。然后導入本課知識,這時候學生就會對分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連,學生就能夠充分理解分數的知識,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感到有趣而不是畏懼。[2]
(二)積極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學習數學是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課堂中的提問這一環節,從而為學生創設出更加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講解完軸對稱圖形之后,就可以為學生們創設一個這樣的情境:“孩子們,在生活中你都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呢?找一找,看誰找得多?”然后讓學生們說出自己看到過的軸對稱圖形。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多學生就會說出數字、蝴蝶、輪胎、餐桌面等。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與形成,還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展,促進學生更加細心地觀察生活,進行深入思考。
(三)積極創設游戲的教學情境
利用游戲能夠喚起小學生的愉悅感。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在課堂中積極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使學生們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提高教學質量。[3]比如,復習數學加減法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玩“找朋友”的游戲,在班內選出8名學生,其中4人手中拿著預先寫好的算式卡,其他4人手中則拿著算式結果卡。分好小組后,手拿算式卡的學生喊:“我是3加4,我的好朋友在哪里?”然后拿著數字7的學生就大聲喊道:“我是你的好朋友!”該游戲以速度判斷獲勝者,也就是說哪組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哪組就獲勝了。在課堂上玩這個游戲,一方面能夠有效鍛煉小學生數學運算的能力,還能激發其競爭意識。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變為有趣的游戲,實現寓教于樂,教學質量必然會得到保證。
小學數學直接關系到小學生各學科的成績,更關系到其理性思維的形成。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積極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采用科學的情境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士超,張彥真.樂學,從創設問題情境開始——探析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 2016 (26)
[2]胡雅楠.淺談新時期小學數學的情境式教學[J].高考(綜合版). 2015 (09)
[3]孫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分析[J].赤子(上旬).2017(12)
作者簡介:
夏汝麗(1978-),女,吉林榆樹人,吉林省榆樹市環城鄉中心小學教師,小教一級,從事教學情境創設與情境教學模式研究。
于成軍(1964-),男,吉林榆樹人,吉林省榆樹市環城鄉中心小學教師,小教高級,從事教學情境創設與情境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