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寧娟 方歡樂 牛睿 葛維娟 劉榮利 李亮
【摘要】因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的需要,本文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藥學專業課程藥物分析采用了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改革,就項目教學法項目篩選原則,準備階段,項目實施階段及實施后的效果和存在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藥物分析 應用型人才 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248-01
藥物分析是研究與發展藥品全面質量分析與控制的一門科學,是藥學本科的專業課程,使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學習能夠勝任藥品研究、生產、供應和臨床使用過程中的藥物質量分析與研究工作[3]。項目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核心,以項目為驅動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自己處理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訓練學生完成項目的過程和能力,達到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2]。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其需要。因此,藥學專業課程藥物分析的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藥物分析改革的背景
1.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
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有理論創新型和應用創新型人才之分。由于應用型創新的知識結構側重應用,因而一般本科院校和部分 211 大學是其主要培養單位。我校也將其辦學定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這類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既懂技術、又有多學科知識背景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這與傳統的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有區別,因此,要求這類院校必須加強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必須落腳在每一門課程。而藥物分析作為藥學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進行與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2.目前藥物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藥物分析課程主要是在分析化學的基礎上,設置在大三的下學期或者大四的上學期開設。而在高等院校傳統教育模式往往重理論輕實踐,培養的學生缺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扎實的實踐技能,走上工作崗位經常會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4]。
在藥物分析的教學中,各論內容則按照藥理活性類別的不同,選擇了質量分析控制具有代表性的臨床常用藥物,從不同類別藥物的結構與理化性質、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四個方面著手,具體章節的藥物的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方法相互重復。在課程中具體章節中藥物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設計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的內容,所采用的基本原理設計到有機化學的基本內容。因此,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如果再以傳統的授課方式,教師講解、學生理解、記憶、應用。對基礎知識掌握好的同學,教師授課有重復之前內容的嫌疑,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好的同學,很難聽懂。造成學生要么聽不懂,要么認為教師在重復基礎知識,沒有新意,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基本知識,并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
3.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挖掘學生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職業能力。“項目教學法”的優勢:(1)可使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通過項目有機的融合為一體。(2)項目教學法在實施過程確實體現了學生的主題地位,使學生結合項目任務的要求積極參與,促成了“我要學”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學生對自己職業的熱愛。(3)非常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鍛煉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結合項目教學法的優勢,學校的整體定位、學生工作后的去向,將項目教學法和其他教學法結合應用于藥物分析的教學中。
二、藥物分析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
1.項目教學內容的篩選原則
針對本校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結合本課程典型的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篩選出針對工作崗位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篩選的項目應符合:(1)用于學習的一定的理論知識;(2)理論知識與實際技能相結合;(3)項目有一定難度,整個過程中學生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以此確定項目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理解藥品標準的有關知識、取樣和提取技術知識,定性定量檢測有關技術知識,原始數據處理與檢驗報告書寫的相關知識等。
2.項目的準備階段
在項目實施前,教師必須將計劃實施的項目需要學生掌握的相關知識點,目標要求提前告知學生,以及必須有項目后評價方法,不僅包括學生項目完成的情況考核,還要考核學生是否對該知識點、基本技能掌握。
3.項目的實施階段
在項目實施階段,在這個階段要重視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并對理論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教師在這個階段注意記錄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和好的案例,便于后期進行總評時與學生進行分享與交流。
三、項目教學法實施效果及主要問題
實施項目教學法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確實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探討與實踐。
(1)實施項目教學法后,教師不在充當學生的一部百科全書,而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教會學生怎樣應付大量信息,引導學生學會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在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有較高的全面的專業知識,并且教師要在項目實施之前對項目要考核的知識點、基本技能點進行提煉、還要設計一套可反應學生是否掌握這些知識點、基本技能的量化考核辦法,即評價量表。
(3)課程與實踐之間密切聯系,如何將課程教學與實踐結合,把理論教學的知識點融入的實踐中去,篩選出合適的項目,列出合適的評價教師要處理好職業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關系,不能完全模仿職業院校進行的項目教學法,要注意本科院校教學內容的系統性。
參考文獻:
[1]劉濤,梁春光,崔慧霞等.項目教學法在高職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育.2017,14(5):334-338.
[2]杭天俊.藥物分析[D].人民衛生出版社.
[3]張瑤,劉樹青,賈茜,等. 項目教學法在課程設計中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 2016(02): 128-129.
[4]丁明秀.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6,32(11):41-43.
作者簡介:
韓寧娟(1985.02-),女,陜西省西安市人,研究生學歷,專業:藥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