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瑛
摘要:為抓好教育質量,跟上時代的步伐,筆者學校不斷嘗試與社會上各大企業展開合作的方式。校企合作是存在于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目的在于培養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更為全面的技術人員,為企業源源不斷輸送新鮮的血液。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實現學校和企業資源的共享,從而達到“雙贏”局面。本文以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學?,F代化實訓基地建設教學工廠為例,就校企合作的實踐及成果進行研究探索。
關鍵詞:校企合作 教學基地 定向培養 實訓基地
為抓好教育質量,跟上時代的步伐,筆者學校吳中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學?!保┎粩嗵剿髋c社會上各類優秀的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的方式,旨在培養實用型和技能型相統一的人才。在多年不斷地堅持努力之下,目前學校和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校企合作關系,并且由學校和企業的專項人員共同商討適合學生的培養方案。近些年來,各大企業積極參加學校示范建設、專業化建設的研究,為現代化實訓基地建設出謀劃策,并且取得了顯著成績。
蘇州金佳億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加工、銷售機械設備及配件、機電設備及配件、自動化設備及配件、汽車配件、五金等。自2009年起,與學校合作成為學校定點教學工廠,參與共同建設實訓基地,效果顯著。
一、校企合作的內涵
校企合作是建構于學校和企業兩個主體之間的一種新型教學合作模式,是屬于辦學層面的。校企合作的創辦主要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培養定向的專業人才。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近年來被各類職業學校廣泛推崇,從企業引進新鮮的生產理念,從學校引進優秀的技術人才,從而達到實用型和教學性的高效統一。
校企合作的辦學理念必須滲透進學校教學的方方面面,體現出企業至上的合作精神,不斷地引進口碑好、實力強的企業,為學校的開拓和創新增添力量。選擇優秀的企業進行教學合作,有效縮短了現代企業人才需求與職業學校教學缺乏實效性的差距,使得學校的理論教學與企業的實際操作有機結合,寓理論于實踐之中,不斷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提高他們的就業率。
二、學校教學工廠開辦的教學過程
學校自開辦教學工廠以來,就一直秉持著“引進來,走出去”的辦學理念,不斷引進國內外優秀的企業到校進行辦學合作,在不斷地開拓和創造中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教學理念。自此之后,學校的教學理念不斷從青澀走向成熟,從最初的簡單模仿實現了自我創新。
第一階段:學校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現代化實訓基地和蘇州金佳億機械有限公司展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企業和學校簽訂必要的合作協議,保證學生實訓學習的正常運行。我們引進國內外優秀的企業的大部分原因主要是想吸收企業內部優秀的市場資源,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全面模擬企業內部的生產線,做到在儀器使用、環境布置和布局設計上保持一致,跟上企業的節奏和步調,讓學生在企業的環境中展開學習和工作。
第二階段:學校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現代化實訓基地不間斷地給學生安排特定的訓練項目,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需求,安排學生跟蹤企業的生產鏈條,全線掌握企業的生產基本要求,不斷提升自身就業能力,配合合作企業的生產需求,以達到和企業長期合作,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目標。實訓基地安排的教職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企業工作經歷和背景,明確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學生答疑解難,能夠引領學生創造性學習,為企業不斷輸送新鮮的血液,和企業共同建立教學工廠的高效平臺。
第三階段:學校的機電一體技術現代化實訓基地以培養實踐型和創新性的技術人才為目的,因此不斷致力于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設計,并且通過企業的渠道獲得應用。在技術共享的過程中,我們的學生獲得了更為先進的技術理念,更為專業的技術指導,為以后的就業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經驗的積累和分享中成就更好的自我,也實現了合作企業的巨大轉變。
第四階段:校企合作辦學方式的推行,使得學校和企業之間,學生和企業之間,專業和專業之間都能夠更好地合作,實現了新鮮思維的快速傳播,新鮮技能的快速運用,開辟了技術無國界、人才無界限、專業無限制的良好環境,讓學生能夠在這樣一個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激發創新型思維,提高學習效果。
三、教學工廠對現代化實訓基地建設的啟示
1.教學設施設備、實訓場所與企業接軌
參照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我們引進的技術設備必須與合作企業相一致,必須保證所用的設備能夠符合企業的需求,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學習環境中享受到實踐的快樂。讓學生時刻記住在實訓基地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必須增強自身的職業認同感,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和習慣,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和引領下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升專業技能,不斷縮短學校和實際企業教與用不一致的差距,使得中職學生能夠以飽滿、老練的狀態勝任企業的各項工作。
學校現代化實訓基地的建立主要是幫助學生不斷地加強實踐訓練,使得書本的理論知識能夠很好地運用于實踐,強化學生的專業化訓練,旨在培養專業型的技術人才。因此在與蘇州金佳億機械有限公司合作的過程中,就將他們的生產工藝技術以及經營管理模式引進實訓基地,不斷契合該公司的實際需求,使得教學寓于生產和創造之中。這種教學手法縮短了學生與實際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環境下從容地學,不斷地練。
2.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學生撥疑解難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因此在實訓基地教師必須要培養一批具有高素養、超能力的教師隊伍,對此我們可以引進“雙師型”教學,首先是學校的一批優秀精干,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另外一批是來自企業內部具有多年實踐操作經驗的前輩。企業引進的前輩教師除了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知識,更為可貴的是向學生傳遞工作經驗和技術指導,讓他們能夠真正學有所用,教會他們辦公室相處的技巧,使得學生能夠快速融入企業生活之中?!半p師型”教學隊伍的建立一方面體現了學校教學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夠將書面知識轉化為實際需求,對學生的幫助更大。
對此學校從多種渠道引進“雙師型”教師,首先可以從合作企業內部引進優秀的具有多年生產經驗的老前輩前來教學,同時也可以從優秀企業內部邀請具有聲望的管理人員前來給學生加強培訓。按照學校目前的實訓基地培養模式來看,必須加快建設的腳步,必須確保學校專職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快速流動和高校教學。蘇州金佳億機械有限公司教學工廠為學校專業教師提供了學習的基地,每年學校的專業教師都會在教學工廠參與生產學習一個月以上,使在校教師能夠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獲得更為新鮮的專業知識,不斷深入企業內部,明確當下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嚴格掌握產品的生產過程和企業的管理制度,提高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
3.共建實驗室,開展產學研服務
企業參與實驗室建設是校企合作辦學的關鍵,然而大部分企業出于自身經濟利益和生產實踐等因素的考慮,不愿意真正參與,而敷衍參與實驗室建設。如果這樣,實驗室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學生的技能操作、實訓流程也無法與企業接軌。2009年學校與蘇州金佳億機械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精密電加工實驗室,蘇州金佳億機械有限公司通過無償贊助或半贊助的形式向學校提供線切割機床,建設校內實驗室,供學生實訓使用,同時也是蘇州金佳億機械有限公司產品用戶服務培訓基地。由學校、企業共同提供師資,共同制定和展開校內實驗室或企業用戶教學培訓工作。通過共建實驗室,學校機電類教師精密電加工水平提高很快,學生在精密電加工行業中的競爭得到了提高。
四、教學工廠的實施效果
學校實訓教學基地與蘇州金佳億公司的合作模式在理論上實現了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的完美結合,真正意義上將學生置身于企業的設計、開發和生產之中。教學工廠的引入也就是將實際的生產鏈引入校園,不斷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可感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工廠的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教學工廠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這個大集體中不斷學會合作,在群體智慧的碰撞中爆發創造的火花。教學工廠促進了教師專業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工廠要實現企業項目新品的開發和學生培養雙重目標,就要求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科技水平和專項能力,因此項目的開發過程也成為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