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禮
摘 要 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主張推行素質教育,隨著這一教育理念的不斷推行和發展,初中數學教材內容中的德育因素日益突顯。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抽象性與邏輯性的課程,如果想將其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來,需要結合教材中的論證和計算內容,來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思維進行培養,通過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方法和內容來鍛煉他們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還可以結合課本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數學教學;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O552.2,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036-01
德育教育始終貫穿在學生的整個求學階段,并且其在任何學科中都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讓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也有著非比尋常的地位,同時,新課改也將其列為主要教學思想,由于數學是整個教學環節的基礎學科,也應該將德育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明確。在開展數學課程的時候,老師不僅要對教學方式的創新性引起重視,還應該對數學學科的基礎特性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且結合這些特性進行合理德育滲透。這篇文章主要對德育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進行分析。
一、深入挖掘數學歷史,激發學生的民族榮譽感
在學校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因素就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在初中數學教材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這方面的素材,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的引入這些素材,對學生的愛國情愫和民族榮譽感進行培養,能夠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目標。例如,老師在進行《勾股定理》、《圓》、《幾何圖形》等相關知識講解的時候,可以將我國歷史上在這方面的研究成就引入其中。如,早在商朝時期我國的商高就已經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最早發現圓周率π值的國家就是中國,而且中國發現π值的時間比世界上其他國家早一千多年,我國歷史上的數學成就,是令世界矚目的。這些真實的歷史,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出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國家自豪感,同時,可以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熱情。
二、發揮標桿作用,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
將德育教學融入到數學課程當中,這就要求教學過程不再是單純的題目訓練和知識講解,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情感和德育因素的熏陶,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的學習習慣和道德行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想要有效的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首先老師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一個嚴格的要求,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如,板書要規范、整齊;講解要條理清晰、思路明確、認真嚴謹;言語要清晰且不帶任何攻擊性文字。如此,在老師身體力行的影響下,學生也能夠養成認真對待作業、工整書寫的習慣。當然,學生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老師可以將平時表現優異的學生樹立為班級中的學習榜樣,以此來對其他學生進行激勵。例如,對于那些上課認真、作業工整、成績優異、學習積極的同學,老師應該及時的給予他們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成為班級的榜樣。在學生和老師共同的努力下,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讓所有學生都生活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可以讓學生在無形之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三、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對學生的人生觀進行培養
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嚴謹性,同時,其中蘊含的哲學理論也非常豐富。例如,老師在為學生進行《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相關知識的講解時,就可以將正確的人生觀和這部分內容進行結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部分教學內容主要探究的就是點和位置的關系,將“數”與“點”進行有機結合,然后再將平面點和有序實數進行對應,之后再利用坐標來對點的位置進行確定。老師可以通過知識點的分析,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現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就是一個無形且巨大的坐標系,在社會中生活的我們,就像是坐標中的某一點,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通常而言,我們的定位參數大致分為兩個方面:即先天條件和后天因素,而主要決定我們所處位置的好壞和高低的參數就是后天因素,我們能否在社會這個大坐標系中取得一個較高且穩定的定位,就需要我們在后天學習中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條件。因此,老師也可以通過這一道理來引導學生,因為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初始階段,還沒有形成固式思維的社會觀和人生觀,因此,老師一定要把握這一關鍵時期,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對自身所處的位置和未來想要發展的位置有一個正確且清晰的定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人生態度,并且要告誡他們,我們的努力和成就終將會成為正比,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會成功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是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一項重要措施,但是,這項工作雖然重要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因此,只有將學生的教育立足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基礎上,對數學教材內容中涉及的德育因素進行充分挖掘。讓學生長期生活在德育環境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素養和學習習慣進行培養,如此,才能夠讓學生成長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曄平.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甘肅教育,2016(9):107.
[2]康莉莉.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青年時代,2016(18):210.
[3]趙張林.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