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際
摘 要 優化培育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對提升數學學習成績,增進數學學科素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結合具體教學實踐,針對有效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問題,進一步探索有效策略,來激勵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關鍵詞 高中生;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173-01
數學思維能力主要包涵空間構成、邏輯運算、數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內容,體現了數學學習的核心能力。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成為教師們常探索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優化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
首先,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不僅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其次,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提升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為高中生實現素質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水平,構建學生的空間能力,培養學生的正確計算水平和邏輯思維力,對優化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促進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優化教學設計,激發學習興趣
促進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首先應進一步優化數學課堂設計,為激趣教學做好充分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進行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前提條件。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優化設計數學課堂,利用播放多媒體、開展情境教學等有效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均值不等式定理”教學中,教師設置了一個具體的教學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某大型超市在國慶節期間對幾種特定的商品搞大促銷活動,分兩次打折。其中的方案一是一律打A折后,再打B折;方案二是一律打B折后,再打A折;方案三是兩次都打A折或者B折。教師提出問題:“哪一種方案對廣大消費者來說優惠更多呢?”這樣,通過生動的生活案例情境,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學生的動機被引發,興趣被激發,因為學生作為普通消費者,也經常參與超市的優惠促銷活動。
(二)轉變教學方法,指引深度探究
教師積極轉變數學教學方法,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數學問題,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探索推廣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探索精神,促使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好習慣。
例如,在教學橢圓概念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告訴學生第二天要講橢圓,讓他們事先準備好兩個圖釘和一根繩子。第二天課堂上,教師為同學們講出繪圖的要領,為學生進行演示,然后激勵他們大膽去嘗試,根據自己準備的繩子,進行研究與探索。教師可對學生們畫出的橢圓進行比對,學生們會發現由于繩子長短和圖釘之間的距離不同,所畫出的橢圓也不相同。最后教師給出橢圓的定義。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運用獨立的思維方式,加深了對橢圓公式的理解,在課堂歡快的氣氛中,就能有力地促進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巧設問題情境,激勵質疑問難
疑惑是學習思維的開端,也是學生創新能力得以培養的基礎。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各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問難,激發他們的質疑問難意識和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設置趣味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到等比數列求和的時候,教師可引入古代經典的故事,作為課前引導。傳說中古代印度有一個國王,十分喜愛下國際象棋,為了獎勵國際象棋的創造者,他說我可以滿足你任何一個愿望。這名創造者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在國際象棋棋盤上第一個格子放上一粒小麥,第二個格子放上兩粒小麥,第三個格子放上四粒小麥,以此類推填滿六十四個格子。國王開始以為這個要求很簡單,便命令士兵去填滿,但到第二十幾個格子的時候,就很難實現,原來這需要整個國家十幾年的糧食才能實現。設置完問題后,教師帶著問題去講解等比數列,最后給出等比數列求和的公式,讓同學可以根據問題,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大概需要多少糧食。正是這樣的問題設置,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感性思維把握理性思維,從而進一步深入探求數學真理的奧秘。
(四)巧聯生活實際,訓練解題技巧
解題技巧訓練是數學思維能力提升的關鍵環節。教師應充分利用高中生的生活認知,靈活展開實踐性訓練解題。教師要善于用生活的經驗來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感知到身邊的數學知識,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例如,在講到排列組合的知識時,教師可聯想到巴西世界杯足球賽,告訴學生世界杯一共32支球隊,4個球隊為一個小組,比賽第一輪采用小組賽單循環比賽,進入淘汰賽階段,每次比賽淘汰一名球隊,排出前四名球隊,問世界杯一共需要多少場比賽。學生通過對排列組合知識的掌握,很容易就解答出了答案。正是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能夠激發學生去主動的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從而積極主動的應用數學,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
三、結語
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必須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樂意學、主動學、善于學,逐漸提高綜合思維能力,進而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袁理建.初探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數學教學研究,2017(06).
[2]易俊帆.試論新課改下如何在高中數學中滲透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