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才武
摘 要 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濃厚穩定的興趣時,他就能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其實質,并使其心理活動積極化。因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較著重從創設情境、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開展學習比賽、講究藝術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方向。
關鍵詞 創設情境;學習比賽;評價藝術;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217-01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十分抽象的學科,而小學生則正處于由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認知階段。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好動、自制力薄弱。要想讓他們在一節課40分鐘內學有所獲而去不走神卻比較困難。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小學數學課標》中,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目標之一,體現了學生興趣的重要性。因此,要求我們如何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去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使學生由我要學,變成我想學。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一下我的體會:
一、巧設故事情境,以故事導入
作為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的時間是短暫的,但他們對感興趣的電視動畫片,卻能長時間一動不動地看,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也聽的津津有味,能堅持地聽下去。因此,針對低年級學生這一特點,我們在教學時可以選擇學生喜愛的神話傳說或小動物編成故事進行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7的組成》這一課時,考慮到7個小矮人勞動、做游戲的畫面以動態形式出現,把學生帶到一個“引人入勝”的境地,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地環境中掌握了書中的知識,學生學得比較積極、主動,很樂意地去學我。
又如在教《0的認識》時,我結合主題,設計了小猴吃桃子的故事,通過小猴吃桃讓學生對生活經驗再現的過程中,感受0、體會0的含義,通過觀察,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貼近生活、激發興趣
教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數學教學就是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點出發,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把生活經驗教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如一年級的數學課本,就好像一本童話書一樣漂亮,每一課的內容都由一個場景故事表現出來,把數學知識進一步融化到生活之中。比如:學習第一單元《快樂的校園》之前,我先帶領學生熟悉我們的校園和參與各種課內外活動,感受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從而喜歡自己的校園生活。在學習1~10數的認識時,我組織學生做“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在游戲上讓學生數一數,有幾個小朋友參加了游戲,男同學有幾人以及女同學有幾人,在數頭上有花的女孩排在第幾的過程中感知數的另一個含義——序數。這樣學生玩得高興,從玩中學到了知識,課堂氣氛很活躍,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踴躍地參與到游戲學習中,即完成了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三、評價要有藝術性
教育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對學生的學習,贊揚優于批評,而批評又比沒有批評好。因此在教學中應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著力改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課堂氛圍,使課堂處于最優化,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長期如此,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濃厚起來。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除了要準確、清晰、精練,更重要的是要親切、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勵性,對待發言的學生要進行大量鼓勵,回答正確的,要誠懇的加以肯定:“你回答得真棒!”“你真行!”如果講得不完整,可以說:“沒關系,再想想。”對回答問題特別好的學生要獎勵一朵小紅花,并集體表揚他。教師的語言要富于情感,讓學生感到你是發自內心的鼓勵,課堂上對學生采取多鼓勵、少批評。這樣學生才會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以上是我近年來任教小學低年級數學的一點體會,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故事激趣,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讓數學課堂更具有活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梁桂敏.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8(7).
[2]代桂敏.數學教學中學生實踐興趣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版,2009(6).
[3]張文剛.淺談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興趣[J].新課程(中),2017(11).
[4]劉俊峰.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新校園(閱讀),2017(9).